论我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认定
引言 | 第1-6页 |
一、商业贿赂制度概述 | 第6-12页 |
(一) 商业贿赂的概念 | 第7-8页 |
(二) 商业贿赂的分类 | 第8-9页 |
(三) 商业贿赂的危害 | 第9-10页 |
(四) 商业贿赂在我国的表现 | 第10-12页 |
二、对商业贿赂各个要素的法律分析 | 第12-21页 |
(一) 行贿主体的范围 | 第13-14页 |
(二) 受贿主体的范围 | 第14-19页 |
1. 对方是个人的交易 | 第14-15页 |
2. “对方单位”作为受贿人的意义 | 第15-17页 |
3. 对交易之外的第三方的贿赂 | 第17-18页 |
4. 《刑法》中相关罪名主体的规定 | 第18-19页 |
(三) 贿赂手段 | 第19-20页 |
1. “其他手段”的认定 | 第19页 |
2. “账外暗中”标准 | 第19-20页 |
3. “许诺、提供或者给予” | 第20页 |
(四) “以竞争为目的”的认定 | 第20-21页 |
三、对商业贿赂相关行为的认定 | 第21-31页 |
(一) 回扣 | 第21-22页 |
(二) 折扣 | 第22-28页 |
1. 我国法律对折扣的规制 | 第22-23页 |
2. 各国法律对于折扣的规制情况介绍 | 第23-25页 |
3. 折扣与商业贿赂 | 第25-28页 |
(三) 佣金 | 第28-29页 |
1. 佣金的认定 | 第28-29页 |
2. 佣金与对交易之外第三方的贿赂 | 第29页 |
(四) 有奖销售 | 第29-31页 |
四、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展望 | 第31-34页 |
(一) 反商业贿赂专门立法 | 第31-32页 |
(二) 完善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