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内容和目标第13页
   ·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第15-33页
   ·流媒体定义第15页
   ·流媒体传输协议第15-17页
   ·P2P 技术第17-22页
     ·P2P 网络的特点第17-18页
     ·P2P 覆盖网拓扑结构第18-21页
     ·P2P 与 C/S 的比较第21-22页
   ·P2P 流媒体技术第22-24页
     ·P2P 流媒体技术的优点第22页
     ·P2P 流媒体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P2P 流媒体分发系统典型模型分析第24-31页
     ·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第25-28页
     ·基于 Gossip 协议的模型第28-30页
     ·混合模型第30-31页
     ·直播模型对比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第33-43页
   ·概述第33页
   ·系统的架构设计第33-35页
   ·各部分功能及软件架构第35-38页
     ·服务器第35-36页
     ·数据源第36-37页
     ·客户端第37-38页
   ·典型操作流程第38-41页
     ·伙伴选择第38-39页
     ·淘汰伙伴第39-40页
     ·数据接收第40-41页
     ·数据发送第41页
   ·系统的特点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和实现第43-74页
   ·报文定义第43-45页
   ·服务器子系统第45-48页
     ·服务器功能划分第45-46页
     ·服务器的用例第46页
     ·服务器的类图第46-47页
     ·服务器的优化第47-48页
   ·客户端子系统第48-68页
     ·工作流程第48页
     ·客户端类图第48-50页
     ·关键数据结构第50-52页
     ·信息管理模块第52-56页
     ·成员伙伴管理模块第56-61页
     ·缓存管理模块第61-64页
     ·数据调度模块第64-68页
   ·系统测试第68-73页
     ·测试环境第68-69页
     ·测试用例第69-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总结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变速扩频通信同步及接收实现研究
下一篇: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