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典型地区金银铜金属矿产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综合研究
| 1 引言 | 第1-13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页 |
|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 ·论文预期目标和工作概述 | 第11-13页 |
| 2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 | 第13-23页 |
|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14-19页 |
| ·地层特征 | 第14-17页 |
| ·元古界 | 第15页 |
| ·下古生界 | 第15-16页 |
| ·上古生界——下、中三叠统 | 第16页 |
| ·上三叠纪——侏罗、白垩系 | 第16-17页 |
| ·新生界 | 第17页 |
| ·地层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17-19页 |
|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19-20页 |
| ·研究区岩石特征 | 第20-21页 |
| ·侵入岩 | 第20页 |
| ·火山岩 | 第20页 |
| ·变质岩 | 第20-21页 |
| ·研究区矿产及围岩蚀变特征 | 第21-23页 |
| 3 图像处理 | 第23-58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23-49页 |
| ·数据的准备 | 第25-27页 |
| ·数据源概况 | 第25-26页 |
| ·影像数据的准备 | 第26-27页 |
| ·地形图的准备 | 第27页 |
| ·图像镶嵌 | 第27-36页 |
| ·几何纠正 | 第36-46页 |
| ·子区切取 | 第46页 |
| ·ETM+数据处理 | 第46-49页 |
| ·ETM+图像精纠正 | 第46-47页 |
| ·相邻图像色调匹配 | 第47页 |
| ·图像镶嵌 | 第47页 |
| ·影像图的制作与精度分析 | 第47-49页 |
| ·图像处理 | 第49-58页 |
| ·彩色合成 | 第50页 |
| ·最佳波段组合 | 第50-53页 |
| ·反差增强 | 第53-54页 |
| ·图像掩膜处理 | 第54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54-56页 |
| ·比值分析 | 第56-58页 |
| 4 遥感蚀变综合信息分析评价及矿产综合预测 | 第58-87页 |
| ·地层——岩体解译 | 第58-59页 |
| ·构造信息的提取与解译 | 第59-62页 |
| ·线性构造 | 第59-61页 |
| ·线性构造的解译 | 第59-61页 |
| ·线形体空间变动带图 | 第61页 |
| ·环形构造 | 第61-62页 |
|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 第62-72页 |
|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第63-64页 |
|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 第64-72页 |
|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技术的地质基础 | 第64-67页 |
|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技术的物理学基础 | 第67-70页 |
|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成果 | 第70-72页 |
| ·多元数据综合分析 | 第72-73页 |
| ·多元数据叠合 | 第72页 |
| ·多元信息综合分析 | 第72-73页 |
| ·金、银、铜矿床找矿前景遥感综合评价 | 第73-87页 |
| ·方法概述 | 第73-78页 |
| ·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 | 第74-76页 |
| ·信息量法 | 第76-78页 |
| ·找矿预测区 | 第78-79页 |
| ·重要成矿远景区成矿条件分析 | 第79-87页 |
| ·球川——芳村金、铜成矿远景区 | 第79-81页 |
| ·天台——高枧金、银、铜成矿远景区 | 第81-84页 |
| ·岭后——紫高尖金银铜成矿远景区 | 第84-87页 |
| 结束语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 附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