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羌塘唐古拉中侏罗统查吾拉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 1. 前言 | 第1-19页 |
| ·概述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区域研究 | 第11-12页 |
| ·侏罗纪地层研究 | 第12-15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页 |
|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17-19页 |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6页 |
|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0-24页 |
| ·南北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第21-22页 |
| ·南北羌塘盆地的南北边界 | 第22-23页 |
| ·南羌塘构造单元简要特征 | 第23-24页 |
| ·南羌塘盆地区域地层以及地质演化史 | 第24-26页 |
| 3. 羌塘地层分区系统划分 | 第26-33页 |
| ·古特提斯“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界限 | 第26页 |
| ·“冈瓦纳”的演化历史 | 第26-27页 |
| ·“冈瓦纳”典型的标志 | 第27-29页 |
| ·本次工作的发现 | 第29-31页 |
| ·研究区的地层系统划分 | 第31-33页 |
| 4. 南羌塘盆地地层特征 | 第33-43页 |
| ·侏罗系演化历史 | 第33-36页 |
| ·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 | 第36-43页 |
| ·基底变质岩系 | 第37-38页 |
| ·三叠纪 | 第38-40页 |
| ·中侏罗统查吾拉群建立(J2c) | 第40-41页 |
| ·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2a) | 第41页 |
| ·古近系牛堡组(E1-211) | 第41-43页 |
| 5. 查吾拉群特征及其层序地层研究 | 第43-65页 |
| ·中侏罗统查吾拉群(J2C) | 第43页 |
| ·剖面介绍 | 第43-54页 |
| ·地层剖面描述 | 第44-46页 |
| ·岩石地层特征 | 第46-50页 |
| ·生物地层划分及年代地层对比 | 第50-52页 |
| ·碳酸盐岩的主要微相类型 | 第52-53页 |
| ·沉积相模式 | 第53-54页 |
| ·查吾拉群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第54-59页 |
| ·层序划分 | 第54-55页 |
| ·层序特征 | 第55-59页 |
| ·查吾拉群相对海平面变化 | 第59-60页 |
| ·巴柔一巴通期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和地质意义 | 第60页 |
| ·查吾拉群剖面的顶底特征 | 第60-61页 |
| ·查吾拉群与下伏基底变质岩系角度不整合特征 | 第61-62页 |
| ·查吾拉群与北羌塘盆地以及多玛、保山差别 | 第62-63页 |
| ·地质意义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图版说明 | 第71-73页 |
| 图版I | 第73-74页 |
| 图版 II | 第74-76页 |
| 图版III | 第76-77页 |
| 图版IV | 第77-78页 |
| 图版V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