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内容摘要第1-5页
A summary of the contents第5-8页
前言第8-9页
一、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概述第9-26页
 (一)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概念和特征第9-11页
  1、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第9页
  2、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性质是专门性的法律监督第9-10页
  3、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活动第10页
  4、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方式是抗诉第10页
  5、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事后监督第10-11页
  6、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具有程序上的强制性第11页
  7、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体系外的监督第11页
  8、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程序性监督第11页
 (二)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的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撑第11-15页
  1、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法律依据第11-13页
  2、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3-15页
 (三)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价值第15-19页
  1、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公正第15-17页
  2、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核心价值之二是秩序第17-19页
 (四) 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9-21页
 (五) 国外的民事检察制度第21-26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分析第26-40页
 (一) 立法不完善第26-32页
  1、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期限无明确规定第26-27页
  2、可抗诉裁判的范围规定不明确第27-29页
  3、因抗诉进行再审的法院规定不明确第29-30页
  4、出席抗诉案件再审法庭的相关问题规定不明确第30-31页
  5、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中的相关权力没有规定第31-32页
  6、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方式单一第32页
 (二) 观念不正确第32-37页
  1、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判决的既判力第32-33页
  2、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第33-34页
  3、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审判权威第34-35页
  4、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意思自治原则第35-36页
  5、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和平衡关系第36-37页
 (三) 实务上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1、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不重视第37-38页
  2、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需要第38页
  3、民事抗诉案件改判难,改判率低第38-39页
  4、指导思想存在瑕疵第39-40页
三、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重构第40-59页
 (一) 明确检察权性质,改变滞后观念第40-42页
  1、检察权的性质第40页
  2、改变滞后观念第40-42页
 (二) 完善民事抗诉制度第42-45页
  1、抗诉期限第43页
  2、抗诉的裁判范围第43-44页
  3、增加检察建议第44页
  4、赋予相关权力第44页
  5、抗审同级第44-45页
  6、不断提高检察官的业务素质第45页
 (三) 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第45-59页
  1、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45-49页
  2、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的法理分析第49-54页
  3、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地位第54-56页
  4、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第56-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育
下一篇:PPAR α/γ双激动剂西格列羧对胰岛素抵抗和脂质紊乱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