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一、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被挪用证券收购的法律环境 | 第12-13页 |
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被挪用证券收购中基于公平性的思考 | 第13-15页 |
(一)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范围界定的公平性思考 | 第13-14页 |
(二) 客户被挪用证券收购政策的公平性思考 | 第14页 |
(三) 现阶段国家收购政策的公平性思考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现阶段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收购问题研究 | 第15-26页 |
一、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概念 | 第15-16页 |
(一)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内涵 | 第15页 |
(二)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外延 | 第15-16页 |
二、经纪业务中的资金问题分析 | 第16-19页 |
(一) 经纪业务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析 | 第17-18页 |
(二) 经纪业务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18-19页 |
三、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资金问题分析 | 第19-25页 |
(一)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沿革和分类 | 第20-21页 |
(二)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基本法律关系分析 | 第21-23页 |
(三)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基本法律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四) 违规资产管理业务基本法律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四、小结: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范围界定 | 第25-26页 |
(一) 经纪业务中的资金性质 | 第25页 |
(二)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资金性质 | 第25-26页 |
(三)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资金性质 | 第26页 |
(四) 违规的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资金性质 | 第26页 |
第三部分 现阶段经纪客户被挪用证券收购问题研究 | 第26-29页 |
一、经纪客户持有证券的托管 | 第26-27页 |
二、客户托管证券被挪用的实证研究 | 第27-28页 |
(一) 从案例引发的实证研究 | 第27页 |
(二) 挪用客户证券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27-28页 |
三、客户被挪用证券的收购问题 | 第28-29页 |
(一) 收购政策不公正性的客观存在 | 第28页 |
(二) 在公平理念上制度的重塑 | 第28-29页 |
第四部分 银行存管模式下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 第29-36页 |
一、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的分析借鉴 | 第29-30页 |
(一) 韩国证券市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 | 第29-30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 | 第30页 |
二、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制度沿革 | 第30-33页 |
(一) 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 | 第30-32页 |
(二) 新、旧证券法的规定 | 第32-33页 |
三、银行存管模式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性质分析 | 第33-36页 |
(一) 银证通业务:新《证券法》实施前的先行者 | 第33-34页 |
(二) 银行存管模式法律性质分析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34-35页 |
(三) 银行存管模式下存在的若干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五部分 银行存管模式下投资者补偿机制的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与存款保险制度的相互配合 | 第36-41页 |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相关立法借鉴 | 第36-37页 |
二、我国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建立的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三、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现实用途 | 第38-39页 |
四、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分工配合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