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滞回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主要符号表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发展状况第10-12页
  1.1.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第10-11页
  1.1.2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 钢管约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钢管约束混凝土静力性能研究第12-15页
  1.2.2 钢管约束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第15-16页
 1.3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及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16-26页
  1.3.1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研究概述第18-26页
 1.4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第26-27页
 1.5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滞回性能实验研究第29-77页
 2.1 前言第29页
 2.2 实验概况第29-42页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29-35页
  2.2.2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第35-36页
  2.2.3 实验装置与量测装置第36-42页
   2.2.3.1 加载装置第36-40页
   2.2.3.2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第40-42页
 2.3 实验方法第42-44页
  2.3.1 加载制度第42-43页
  2.3.2 加载程序第43-44页
  2.3.3 数据采集第44页
 2.4 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76页
  2.4.1 破坏形态分析第44-52页
  2.4.2 P -△ 滞回曲线第52-54页
  2.4.3 梁端弯矩-曲率关系第54-58页
  2.4.4 节点弯矩-梁柱相对转角关系第58-62页
  2.4.5 节点抗震性能分析第62-76页
   2.4.5.1 节点P-△ 骨架曲线第62-64页
   2.4.5.2 承载力的确定第64-66页
   2.4.5.3 节点刚度退化分析第66-68页
   2.4.5.4 节点核心区抗剪性能分析第68-70页
   2.4.5.5 节点的延性分析第70-73页
   2.4.5.6 节点的耗能性能分析第73-76页
 2.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三章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理论研究第77-106页
 3.1 前言第77页
 3.2 材料本构关系第77-81页
  3.2.1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中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77页
  3.2.2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中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77-79页
  3.2.3 钢筋混凝土梁中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79-81页
  3.2.4 钢筋混凝土梁中纵向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81页
 3.3 理论计算模型第81-101页
  3.3.1 基本假设第81-82页
  3.3.2 结构离散与单元划分第82-84页
  3.3.3 截面的切线刚度和截面内力第84-88页
  3.3.4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的基本方程第88-95页
  3.3.5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第95-101页
 3.4 算例分析第101-105页
  3.4.1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第101-103页
  3.4.2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第103-105页
 3.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四章 参数分析与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探讨第106-121页
 4.1 前言第106页
 4.2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滞回曲线的骨架线全过程析第106-107页
 4.3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P-△ 关系影响因素参数分析第107-112页
 4.4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水平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探讨第112-116页
 4.5 钢管约束混凝土节点P-△ 滞回关系骨架线模型探讨第116-120页
 4.6 本章小节第120-12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123页
 5.1 结论第121页
 5.2 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用证法律适用刍议
下一篇: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