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9页 |
引言 | 第19-2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21-34页 |
第一节 胃肠运动、调节及其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一、胃肠运动生理 | 第21页 |
二、胃肠运动的调节 | 第21-23页 |
(一) 激素的调控 | 第21-22页 |
(二) 体液因子对胃肠运动的调控 | 第22页 |
(三) 神经调节 | 第22-23页 |
三、胃运动功能的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 不透X线标志物法 | 第23页 |
(二) 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ph,EGG) | 第23-24页 |
(三) 腔内测压法 | 第24-25页 |
(四) 放射性同位素法 | 第25页 |
(五) 实时超声法 | 第25页 |
(六) 胃磁示踪法 | 第25页 |
(七) 药物吸收动力测定法 | 第25-26页 |
(八) 电阻抗法 | 第26页 |
第二节 脾虚证胃肠运动障碍及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一、消化道运动功能变化检测 | 第26页 |
二、胃肠电活动研究 | 第26-27页 |
三、胃肠激素水平研究 | 第27-28页 |
四、受体和受体后信号传导 | 第28-29页 |
第三节 Cajal间质细胞与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及其中医药研究 | 第29-34页 |
一、ICC的形态、分类和分布特点 | 第29-30页 |
二、Kit-SCF系统对ICC发育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三、ICC的功能 | 第31-32页 |
四、ICC与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 第32页 |
五、中医药防治胃肠动力障碍作用机理的研究思路 | 第32-3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4-43页 |
脾虚证慢性胃炎患者胃动力障碍特征及健脾理气中药干预的临床研究 | 第34-4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结果 | 第38-43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3-54页 |
大鼠脾虚证模型的胃动力、ICC改变及健脾理气中药干预的实验研究 | 第4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9页 |
结果 | 第49-54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4-60页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在读博士期间的著作与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