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隔震结构体系的特点及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隔震结构体系的特点及优越性 | 第14-15页 |
·基础隔震技术概要及其发展与应用 | 第15-17页 |
·非规则建筑结构的隔震研究 | 第17-20页 |
·非规则建筑结构概述 | 第17-18页 |
·平面非规则隔震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考虑楼板变形时平面非规则隔震结构的一般计算方法 | 第21-34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21-2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动力性能分析 | 第23-24页 |
·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动力反应 | 第23-24页 |
·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构的动力反应 | 第24页 |
·算例分析 | 第24-33页 |
·模型基本数据 | 第25-26页 |
·反应谱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平面非规则结构考虑楼板变形时的单元模型 | 第34-41页 |
·概述 | 第34页 |
·楼板变形影响下平面非规则结构单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40页 |
·子结构位移模式 | 第34-36页 |
·子结构刚度矩阵 | 第36-38页 |
·子结构质量矩阵 | 第38-39页 |
·子结构惯性力矩阵 | 第39页 |
·子结构阻尼矩阵 | 第39-40页 |
·基本参数的计算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考虑楼板变形时典型非规则房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 | 第41-56页 |
·引言 | 第41页 |
·考虑楼板变形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第41-47页 |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算例分析 | 第41-47页 |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 第47-55页 |
·计算方法一改进的威尔逊θ法 | 第47-49页 |
·算例分析 | 第49-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考虑楼板变形时平面非规则隔震房屋结构的动力反应计算方法 | 第56-66页 |
·概述 | 第56页 |
·楼板变形时平面非规则隔震结构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子结构的位移模式 | 第56-57页 |
·子结构刚度、质量、阻尼及惯性力矩阵 | 第57-58页 |
·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求解 | 第58-60页 |
·动力方程 | 第58-59页 |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 第59页 |
·反应谱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动力反应比较 | 第60-65页 |
·动力时程分析法 | 第60-63页 |
·反应谱分析方法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隔震体系动力参数对平面非规则隔震房屋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 第66-76页 |
·概述 | 第66页 |
·结构总体参数影响 | 第66-69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66-68页 |
·反应谱分析法 | 第68-69页 |
·各子结构参数影响 | 第69-75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69-74页 |
·反应谱法分析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7-78页 |
附录A 各参数对上部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TAFT波) | 第78-81页 |
附录B 各参数对上部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广州人工波) | 第81-84页 |
附录C 各参数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TAFT波) | 第84-86页 |
附录D 各参数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广州人工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