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1.猪带绦虫的起源 | 第8页 |
2.猪带绦虫及其幼虫(囊尾蚴)的研究历史 | 第8-9页 |
3.猪带绦虫成虫、幼虫(囊尾蚴)及虫卵 | 第9-10页 |
4.猪带绦虫生活史 | 第10-11页 |
5.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一、猪带绦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二、猪带绦虫幼虫的致病、免疫逃避机制及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病原的入侵及致病机制 | 第13-14页 |
2.病原体的免疫逃避机制 | 第14-15页 |
·物理屏障 | 第14页 |
·合成并分泌可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活性物质 | 第14页 |
·改变虫体表面抗原 | 第14-15页 |
·模拟或伪装宿主抗原 | 第15页 |
3.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胶乳凝集法: | 第15页 |
·间接血凝法(IHA) | 第15页 |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第15-16页 |
·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ITB) | 第16页 |
·滴金法(DIGFA) | 第16-17页 |
综述三、猪囊尾蚴诊断抗原抗原成分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小扁豆凝集素纯化抗原 | 第17-19页 |
2、囊液抗原 | 第19页 |
3、头节囊壁抗原 | 第19页 |
4、排泄分泌抗原 | 第19-21页 |
摘要 | 第21-22页 |
实验一、分泌猪囊尾蚴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22-2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细胞 | 第22页 |
·BALB/C小鼠免疫用抗原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6页 |
·免疫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 第23-24页 |
·小鼠的免疫 | 第24页 |
·杂交瘤细胞的建株 | 第24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克隆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4-25页 |
·分泌单抗的免疫学特性检测 | 第25-26页 |
2.结果 | 第26-28页 |
·猪囊尾蚴囊液蛋白SDS-PAGE鉴定结果 | 第26页 |
·猪囊尾蚴囊液纯化蛋白免疫反应性Dot-ELISA鉴定结果 | 第26页 |
·免疫BALB/c小鼠血清效价 | 第26-27页 |
·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单抗效价 | 第27页 |
·单抗交叉反应性间接ELISA鉴定结果 | 第27页 |
·单抗与猪囊尾蚴各部分结构抗原反应性Dot-ELISA鉴定结果 | 第27页 |
·单抗与猪囊尾蚴囊液的Western-blot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单抗与猪囊尾蚴囊液各纯化蛋白反应性Dot-ELISA鉴定结果 | 第28页 |
3.讨论 | 第28-29页 |
实验二、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TSCF-16_1 1H12B8识别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29-3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单抗(McAb) | 第29页 |
·猪囊尾蚴囊液(TSCF)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Western-blot对McAb TSCF-18_1 1H12B8识别囊液抗原成分的鉴定 | 第30页 |
·多肽的设计与合成 | 第30-31页 |
·多肽与蛋白载体的连接 | 第31页 |
·Dot-ELISA法鉴定多肽表位及表位中关键氨基酸 | 第31页 |
2.结果 | 第31-34页 |
·McAb TSCF-18_1 1H12B8与TSCF的Western-blot结果 | 第31-32页 |
·合成肽及其McAb TSCF-18_1 1H12B8识别肽表位鉴定结果 | 第32-34页 |
·猪囊尾蚴TsM18KDa var1蛋白质公开序列及首批合成肽和鉴定结果: | 第32-33页 |
·McAb TSCF-18_1 1H12B8识别多肽表位的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鉴定结果 | 第33-34页 |
·McAb TSCF-18_1 1H12B8识别多肽表位中关键氨基酸的鉴定结果 | 第34页 |
4.讨论 | 第34-35页 |
实验三、猪囊尾蚴特异性单抗介导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35-4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检测样品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试剂和试液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39页 |
·方法所用肉样的预处理 | 第36页 |
·夹心ELISA方法的特异性测定 | 第36-37页 |
·夹心ELISA方法的灵敏度测定 | 第37-38页 |
·夹心ELISA方法对囊虫病猪不同部位肉样的检测 | 第38-39页 |
2.结果 | 第39-41页 |
·McAbTSCF-10_1 2G5B5介导夹心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 第39页 |
·McAbTSCF-10_1 2G5B5介导夹心ELISA用于囊虫病猪不同部位肉样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McAbTSCF-10_1 2G5B5介导夹心ELISA对囊虫病血清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3.讨论 | 第41-42页 |
实验四、猪囊尾蚴8KD蛋白家族特异性表位在囊尾蚴病血清抗体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 第42-4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材料 | 第42页 |
·猪囊尾蚴8KD蛋白家族特异性表位 | 第42页 |
·检测样品 | 第42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4页 |
·多肽表位与载体的连接 | 第42页 |
·多肽表位与囊尾蚴病人血清抗体的反应性 | 第42-43页 |
·多肽表位与囊尾蚴病猪血清抗体的反应性 | 第43-44页 |
2.结果 | 第44-47页 |
·囊尾蚴病人血清和脑脊髓液与多肽表位的间接ELISA鉴定结果 | 第44-45页 |
·囊尾蚴病猪血清与多肽表位的间接ELISA鉴定结果 | 第45-47页 |
Abstract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