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基于以太网的多媒体流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以太网技术概述第11-13页
     ·以太网的发展第11-12页
     ·以太网的优越性及分类第12页
     ·嵌入式以太网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第12-13页
   ·FPGA 技术概述第13-14页
   ·本文所做工作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系统设计及模块划分第16-23页
   ·系统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第16-17页
   ·系统硬件实现第17-23页
     ·编码核心芯片第17-18页
     ·VW2005 与视音频输入芯片接口第18-19页
     ·VW2005 与ROM、SDRAM 的接口第19页
     ·控制主机DSP第19-21页
       ·TMS320VC5409 的结构特点第19-20页
       ·DSP 功能设计第20页
       ·DSP 与VW2005 接口第20-21页
     ·网络接口第21页
     ·视音频输入芯片第21-23页
第3章 以太网协议及发送核心模块设计第23-42页
   ·以太网802.3 MAC 层协议概述第23-29页
     ·TCP/IP 协议族第23-24页
     ·以太网与802.3 标准第24-29页
       ·IEEE802.3 标准中CSMA/CD 以太网介质接入控制方法第26-27页
       ·CSMA/CD 协议的介质接入控制过程第27-28页
       ·碰撞(冲突)域和时隙的关系第28-29页
       ·以太网全双工工作模式第29页
   ·以太网MAC 层协议的实现第29-40页
     ·设计总体目标第29-30页
     ·发送模块总体设计第30-32页
     ·状态机模块的设计第32-36页
     ·发送接口模块设计第36-37页
     ·计数器模块的设计第37-38页
     ·控制模块的设计第38-40页
   ·系统其他模块设计第40-42页
第4章 校验码产生模块及退避模块的设计第42-52页
   ·校验码产生模块原理及实现第42-48页
     ·CRC 基本原理及串行结构第42-44页
     ·CRC 并行结构原理第44-45页
     ·CRC 并行结构作表递推法第45-48页
     ·CRC 模块的实现第48页
   ·退避模块的原理及实现第48-52页
     ·截断二进制指数补偿等待算法第48-49页
     ·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设计第49-50页
     ·退避模块实现第50-52页
第5章 系统各模块验证及测试第52-60页
   ·FPGA 器件选择及核心模块逻辑综合第52-54页
   ·仿真分析第54-60页
     ·对状态机模块的验证第54-56页
     ·发送接口模块验证第56页
     ·计数模块验证第56-57页
     ·CRC 模块和退避模块检验第57-58页
     ·系统功能仿真第58-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胞粘附肽(RGD)抑制人大肠癌细胞HCT-8生长及诱导其凋亡
下一篇:基于小波包的多载波调制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