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喜树不同种源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6页
   ·植物的抗寒性机制第9页
     ·冷害的机理第9页
     ·冻害的机理第9页
   ·植物抗寒性研究方法第9-10页
   ·植物抗寒性研究常用指标第10页
   ·植物杭寒性研究进展第10-14页
     ·低温胁迫对细胞组织形态的影响第10页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第10-11页
     ·低温胁迫对水分含量的影响第11页
     ·低温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11页
     ·低温胁迫对丙二醛含量变化的影响第11-12页
     ·低温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第12页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12-13页
     ·低温胁迫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第13页
     ·低温胁迫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第13-14页
     ·低温胁迫对激素的影响第14页
     ·低温胁迫与抗寒基因第14页
   ·喜树研究进展第14-16页
     ·喜树生理生化研究进展第14-15页
     ·喜树碱研究进展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3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试验处理第16-17页
   ·试验方法第17-23页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方法第17-21页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自然饱和亏(RWD)测定第17页
       ·叶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测定第17页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第17页
       ·酶液的制备第17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17-18页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第18页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第18-19页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19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第19-20页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20页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测定第20-21页
       ·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第21页
       ·半致死温度计算第21页
     ·喜树碱含量的测定与方法第21-22页
       ·色谱条件第22页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22页
       ·样品制备方法第22页
       ·线性范围考察第22页
       ·精密度第22页
       ·重复性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9页
   ·低温胁迫对喜树不同种源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3-44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第23-24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自然饱和亏(RWD)的变化第24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第24-27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第27-30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第30-32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第32-34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过氧化物酶(CAT)活性的变化第34-35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第35-37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37-39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39-40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40-42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第42-43页
     ·低温胁迫后喜树不同种源的半致死温度第43-44页
   ·低温胁迫对喜树不同种源叶片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喜树不同种源抗寒指标综合分析第46-49页
     ·主成分分析第46-48页
     ·聚类分析第48-49页
4 讨论与小结第49-53页
   ·植物组织水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49页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49页
   ·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49-50页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50页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50-51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51页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51页
   ·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51-52页
   ·喜树碱含量的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第52页
   ·喜树不同种源抗寒指标综合评价第52-53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总结第53-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附录第62-63页
个人简介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遂昌县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下一篇:临安杨桐柃木产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