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

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

引言第1-32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道德危机分析第11-24页
  一、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之体认第11-12页
  二、对当代中国遭际道德危机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的思考路向综述第12-19页
  三、西方理论界对道德危机问题的思考路向简述及其对分析中国道德危机问题的启迪第19-22页
  四、小结:当代中国道德维系机制的构建与道德建设第22-24页
 第二节 基本概念阐析第24-28页
  一、道德维系机制第24-25页
  二、道德濡化第25-27页
  三、道德承化第27-28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8-32页
  一、研究方法第28-29页
  二、基本思路第29-32页
第一章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生成第32-60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生成基础第33-41页
  一、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生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第33-36页
  二、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生成的社会政治结构第36-41页
 第二节 早期儒家对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理论型塑第41-49页
  一、“绝天地通”与“礼崩乐坏”:早期儒家理论致思的背景第41-43页
  二、由经验而先验的论证和重传统的保守倾向:早期儒家的理论思维取向第43-46页
  三、道德的终极依据与道德的维系第46-49页
 第三节 现实政治发展的实践选择和模塑第49-60页
  一、春秋战国之混局与政治统治者的尚“法”抑“儒”之政策取向第50-53页
  二、汉初之与民休息与崇尚“黄老”之学第53-56页
  三、西汉的反思与儒家的复兴和独尊第56-60页
第二章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结构第60-92页
 第一节 国家政权的道德教化第60-71页
  一、乡举里选、科举取仕的制度性道德教化第61-63页
  二、吏治“官箴”的劝诫性道德教化第63-66页
  三、借助家族制度的日常性道德教化第66-68页
  四、型塑道德典型和象征物的激励性道德教化第68-71页
 第二节 儒家文化的道德濡化第71-81页
  一、儒家文化与政治法律制度的道德“化”第72-75页
  二、儒家文化与个人道德素质的涵养第75-78页
  三、儒家文化与家族制度的道德力量第78-81页
 第三节 社会精英的道德承化第81-92页
  一、儒家知识分子与承“道”意识和行为第81-84页
  二、士大夫之道德风范第84-86页
  三、循吏与道德教化第86-88页
  四、士绅与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第88-92页
第三章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解体第92-141页
 第一节 国家政权道德教化的式微第92-109页
  一、皇权“天命”的陨落与道德教化职责的放逐第93-96页
  二、科举制度的危机与制度化道德教化的中断第96-100页
  三、传统官僚制度和宗族组织的变迁与道德教化依托的缺位第100-104页
  四、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之下对国家政权道德教化的检省第104-109页
 第二节 儒家文化道德濡化的衰微第109-124页
  一、儒家文化的时代性危机及其边缘化第109-114页
  二、法治治理理念对德治治理理念在制度上的替代第114-118页
  三、文化系统道德功能和使命的弱化第118-124页
 第三节 社会精英道德承化的中断第124-141页
  一、“士君子”阶层的分化和转型与新型社会精英道德责任体认的淡化第124-129页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精英道德价值取向的弱化第129-134页
  三、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与社会精英自我“神性”内在确认的消褪第134-141页
第四章 现代化转型与道德维系机制的现代性问题思考第141-194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解体与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相关性第141-150页
  一、国家政权道德教化的式微与道德社会化的阻滞第142-145页
  二、儒家文化道德濡化的衰微与社会道德秩序的脆弱化第145-147页
  三、社会精英道德承化的中断与社会道德支柱的崩塌第147-150页
 第二节 现代民主政治与国家政权的道德责任第150-167页
  一、政治与道德的关系第151-153页
  二、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评述第153-157页
  三、现代自由民主政治与其道德基础第157-162页
  四、“政教分离”与国家政权的道德责任第162-167页
 第三节 先进文化建设与道德担当第167-182页
  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去“政治工具化”的理解第168-172页
  二、先进文化建设与理想、崇高第172-177页
  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第177-182页
 第四节 法律制度化向度与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第182-194页
  一、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第183-186页
  二、多元道德价值与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的必要性第186-189页
  三、社会主导道德价值与政治精英承担道德责任的取向第189-194页
结论:政教分离与“以德治国”: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政治之维第194-19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96-2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第204-205页
后记第205-207页
论文详细摘要第207-212页

论文共2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金属颗粒复合体系中磁输运的研究
下一篇:域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