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硫化镉/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水体无机氮的研究

独创性说明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1 综述第11-24页
   ·纳米二氧化钛钛光催化原理第11-12页
   ·提高催化剂可见光活性及催化效率改性研究第12-16页
     ·表面贵金属沉积第12-13页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第13页
     ·与其它窄禁带半导体复合第13-14页
     ·有机染料表面光敏化第14页
     ·采用有机吸附剂第14-15页
     ·表面超强酸化第15页
     ·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第15-16页
   ·影响光催化效果的因素第16-17页
     ·催化剂晶相结构对光催化的影响第16页
     ·催化剂尺寸对光催化的影响第16-17页
     ·比表面积及表面羟基的影响第17页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7-20页
     ·悬浮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第17-19页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第19-20页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情况第20-24页
     ·去除有机污染物第20-21页
     ·去除无机氮污染物第21-23页
     ·去除其它无机污染物第23-24页
2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4-2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页
   ·研究内容第24-26页
3 实验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第26-35页
   ·实验催化剂的制备第26-28页
     ·粉末状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薄膜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28-33页
     ·催化剂表征分析仪器第28页
     ·粉末状催化剂 CdS/TiO_2~a的表征第28-31页
     ·粉末状催化剂 CdS/TiO_2~b的表征第31-32页
     ·复合薄膜 CdS/TiO_2~c的表征第32-33页
     ·复合薄膜CdS/TiO_2~d的表征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悬浮体系催化剂光催化脱除水体中无机氮的实验第35-4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催化剂的制备及实验仪器第35页
     ·实验装置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6-40页
     ·催化剂用量对脱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负载 CdS的量对光催化脱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外加光源及亚硝酸根/硝酸根的存在对脱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第38-40页
   ·对于催化剂发生光腐蚀的研究第40-42页
     ·紫外/可见光下各价态氮水溶液中催化剂发生光腐蚀情况第40-41页
     ·负载 CdS的量对发生光腐蚀的影响第41-42页
   ·其它催化剂日光下光催化脱除氨氮效果的比较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负载体系催化剂光催化脱除水体中无机氮的实验第45-51页
   ·催化剂的制备与实验仪器第45页
   ·薄膜的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5-47页
     ·硫化镉的复合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6页
     ·涂膜层数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实验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47-49页
     ·外加光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无机氮初始浓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薄膜复合催化剂中硫化镉光腐蚀情况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其他催化剂光催化脱除水体中无机氮的实验第51-54页
   ·悬浮体系催化剂第51-52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1页
     ·光催化脱除水中无机氮的实验第51-52页
   ·负载体系催化剂第52-53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2页
     ·光催化脱除水中无机氮的实验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7 结论和建议第54-56页
   ·结论第54-55页
     ·关于悬浮型催化剂的研究结论第54页
     ·关于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结论第54-55页
   ·建议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信号系统维护投资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