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参苡建中汤治疗胃肿瘤临床疗效观察与分子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第14-23页
   ·古代中医文献有关胃癌的论述第14-16页
     ·胃脘痛第14页
     ·噎膈第14-15页
     ·反胃第15页
     ·积聚第15-16页
     ·伏梁第16页
   ·病因病机第16-18页
     ·正气虚馁 脏腑失调第16页
     ·寒温不适 邪气留止第16-17页
     ·情志内伤第17页
     ·饮食不节第17-18页
   ·胃癌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第18-23页
     ·益气健脾法第18-19页
     ·化痰散结法第19-20页
     ·理气消滞法第20页
     ·活血化瘀法第20-21页
     ·其他方法第21-23页
第二部分 刘沈林教授辨治胃肠肿瘤经验第23-38页
   ·见微知著,尤重舌诊第23-27页
     ·知其常第23-25页
       ·辨虚损第23-24页
       ·辨癌毒第24页
       ·辨脏腑第24-25页
       ·断轻重第25页
       ·察进退第25页
       ·断生死第25页
     ·通其变第25-27页
       ·大实有虚象第26页
       ·虚证有实象第26页
       ·燥邪有湿象第26页
       ·热邪有寒象第26页
       ·阴虚类实火第26-27页
   ·治法特点第27-30页
     ·扶正为主,首重健脾第27-28页
     ·温振阳气,通下寒滞第28-29页
     ·痰热瘀滞,祛湿为要第29页
     ·苦降辛开,寒热并用第29-30页
   ·临床方要第30-33页
     ·药重平和,和顺为上第30-31页
     ·辨证辨病,并举施治第31页
     ·慎用寒凉,顾护胃气第31-32页
     ·中西结合,共奏其功第32页
     ·坚持长治,守方勿更第32-33页
   ·刘沈林教授治疗胃癌常用药对第33-35页
     ·苡仁与莪术第33页
     ·干姜与黄连第33页
     ·乌药与木香第33页
     ·檀香与丹参第33-34页
     ·乌梅与白芍第34页
     ·五灵脂与九香虫第34页
     ·百合与乌药第34页
     ·黄连与吴茱萸第34页
     ·桂枝与白芍第34-35页
     ·黄芪与当归第35页
     ·橘皮与竹茹第35页
   ·胃癌案例举隅第35-38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8-45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8-42页
     ·实验材料第38-39页
       ·实验动物第38页
       ·实验器材与实验药物第38-39页
     ·实验方法第39-42页
       ·移植法建立大鼠胃肿瘤模型第39-41页
       ·动物分组第41页
       ·给药方法第41页
       ·观测指标第41-42页
       ·统计方法第42页
   ·实验结果第42-45页
     ·对大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影响和抑瘤率第42页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第42-43页
     ·对大鼠血清中VEGF的影响第43-45页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第45-69页
   ·资料和方法第45-49页
     ·病例选择第45-46页
       ·诊断标准第45页
       ·纳入标准第45页
       ·排除标准第45页
       ·一般资料第45-46页
     ·治疗方案第46页
     ·观测指标第46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46-49页
       ·卡氏评分标准第46-47页
       ·抗癌药急性毒性分度标准第47页
       ·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标准第47-48页
       ·瘤体变化第48页
       ·统计学方法第48-49页
   ·结果第49-62页
     ·人口学资料比较第49页
     ·卡氏评分比较第49-50页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第50-61页
       ·胃痛比较第50-52页
       ·呕泻比较第52-53页
       ·痞满比较第53-55页
       ·纳差比较第55-57页
       ·消瘦比较第57-58页
       ·乏力比较第58-60页
       ·总积分比较第60-61页
     ·毒副反应比较第61页
     ·疗效比较第61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比较第61-62页
     ·CA724比较第62页
   ·讨论第62-67页
     ·参苡建中汤组方和药效机理第62-66页
     ·参苡建中汤治疗作用的探讨第66-67页
       ·抑瘤作用第66页
       ·减轻粘膜损伤及并发炎症作用第66页
       ·减轻毒副反应作用第66-67页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第67页
   ·结论第67-69页
第五部分 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与特色(综述)第69-76页
   ·肿瘤治疗存在问题第69页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定位第69-70页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第70-72页
     ·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第70页
     ·防治放化疗副反应第70-71页
     ·增强放化疗敏感性第71-72页
     ·提高生存率 改善生命质量第72页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第72-73页
     ·治未病第72-73页
     ·重整体第73页
     ·辨证论治第73页
     ·顾护胃气第73页
   ·中医治疗肿瘤应避免的误区第73-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扬州鹅对来源不同的日粮纤维消化利用研究
下一篇:吸引外资中的地方政府横向竞争战略分析--以苏州市与无锡市之间的竞争为考察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