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8页 |
| ·现代大型液压起重机起升性能综述 | 第8-11页 |
| ·现代大型液压起重机的泵控液压系统 | 第8页 |
| ·泵控液压起升系统的二次下滑现象 | 第8-9页 |
| ·目前解决二次下滑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存在的不足 | 第9-11页 |
|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 ·液压系统建模方法 | 第12-13页 |
| ·液压系统仿真技术发展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 ·课题研究的对象 | 第15-17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2 功率键合图建模技术简介 | 第18-24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功率键合图的构成和符号 | 第18-22页 |
| ·绘制功率键合图的步骤 | 第22页 |
| ·从功率键合图推导状态方程的步骤 | 第22页 |
| ·确定状态方程中各量值的方法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建立系统各液压元件的结构模型 | 第24-28页 |
| ·变量泵结构模型 | 第24页 |
| ·马达结构模型 | 第24-25页 |
| ·制动器的结构模型 | 第25-26页 |
| ·电液换向阀、电磁阀、平衡阀、管道及其内油液的简化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 第28-44页 |
| ·绘制系统功率键合图 | 第28-32页 |
| ·确定状态变量 | 第32-33页 |
| ·推导状态方程 | 第33-38页 |
| ·确定状态方程中各参数参量 | 第38-43页 |
| ·参量的计算 | 第38-40页 |
| ·输入量 | 第40-41页 |
| ·确定状态变量初始值 | 第41-42页 |
| ·确定引起系统动态过程的输入信号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仿真程序设计 | 第44-47页 |
| ·选择数值计算方法 | 第44页 |
| ·选择程序编制语言、设计程序基本结构 | 第44-46页 |
| ·设置程序运行的必要约束条件 | 第46页 |
| ·确定计算步长 | 第46页 |
| ·确定输出变量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 ·制动系统动态响应曲线 | 第47-48页 |
| ·泵—马达系统动态响应曲线 | 第48-55页 |
| ·无防二次下滑装置的响应曲线 | 第48-49页 |
| ·有防二次下滑装置的响应曲线 | 第49-55页 |
| ·负载与变量泵输入方式、制动器开启条件之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附录A 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曲线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