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1-12页
前言第12-15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2-14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4-15页
一、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复合电针刺激模型的建立第15-40页
   ·对象和方法第15-27页
     ·对象第15页
     ·材料和方法第15-20页
     ·实验分组第20页
     ·行为学测定第20-22页
     ·标本采集第22页
     ·TRPV1总蛋白及磷酸化TRPV1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第22-26页
     ·统计学分析第26-27页
   ·结果第27-31页
     ·大鼠模型的建立第27-30页
     ·TRPV1总蛋白及P-TRPV1表达的改变第30-31页
   ·讨论第31-39页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1-34页
     ·磷酸化TRPV1在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第34-36页
     ·电针对吗啡耐受及TRPV1磷酸化的影响第36-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二部分 ERK-CREB参与电针作用机制的探讨第40-50页
   ·对象和方法第40-44页
     ·对象第40-41页
     ·材料和方法第41-42页
       ·实验仪器第41页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页
       ·炎性痛-慢性吗啡耐受大鼠模型的建立第42页
     ·实验动物分组第42-43页
     ·行为学测定第43页
     ·标本采集第43页
     ·P-ERK及P-CREB含量检测第43-44页
     ·统计学分析第44页
   ·结果第44-47页
     ·模型建立及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第44-45页
     ·P-CREB表达的改变第45-46页
     ·P-ERK表达的改变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MAPKs与吗啡耐受的形成第47-48页
     ·ERK1/2-CREB参与电针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0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59页
综述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与疼痛治疗第59-66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姜黄素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艽龙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