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库车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工业园区的产生和发展第12-14页
     ·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第14-15页
     ·项目实践的要求第15页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5页
     ·研究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第15-16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工业园区景观概述第18-23页
   ·工业园区景观概念界定第18-20页
     ·工业园区的概念第18页
     ·工业园区的分类和特点第18-19页
     ·工业园区景观的概念第19-20页
   ·工业园区的景观发展状况第20-21页
   ·工业园区景观的特点第21页
     ·生态防护性第21页
     ·工业审美性第21页
     ·闲暇游憩性第21页
   ·工业园区景观的地位和作用第21-23页
     ·防护作用第21-22页
     ·塑造形象作用第22页
     ·景观游憩作用第22-23页
第3章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23-36页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3-29页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第23-27页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第27-28页
     ·景观游憩学理论第28-29页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第29页
   ·相关实践研究第29-34页
     ·生态工业园区的景观建设第30-31页
     ·高科技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第31-32页
     ·工业景观旅游的探索第32-34页
   ·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综合分析第34-36页
第4章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第36-64页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第36-38页
     ·生态设计理念第36页
     ·人性化理念第36-37页
     ·创新理念第37页
     ·技术理念第37页
     ·艺术理念第37-38页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框架第38-39页
   ·景观生态体系的规划第39-44页
     ·景观生态体系规划的必要性第39-40页
     ·工业园区景观生态体系规划目标第40页
     ·工业园区景观生态体系规划设计方法第40-44页
   ·景观形象规划设计第44-51页
     ·工业园区景观形象的重要性第44-45页
     ·工业园区景观形象规划目标第45页
     ·工业园区景观形象规划设计方法第45-51页
   ·景观游憩体系规划第51-55页
     ·工业园区游憩规划的特点第51页
     ·工业园区游憩体系规划目标第51-52页
     ·工业园区游憩体系规划方法第52-54页
     ·合理的开展特色工业旅游第54-55页
   ·“3R”引入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第55-64页
     ·引入“3R”的可能性第55-56页
     ·“3R”的概念第56-59页
     ·“3R”在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第59-64页
第5章 新疆库车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证研究第64-87页
   ·现状分析第64-71页
     ·库车县概况第64-66页
     ·库车工业园区概况第66-67页
     ·库车工业园区现状分析第67-71页
   ·库车工业园区景观总体规划第71-80页
     ·景观生态绿化体系规划第71-75页
     ·景观形象规划第75-77页
     ·游憩空间规划第77-80页
   ·中央景观带规划设计第80-84页
     ·规划范围第81页
     ·现状分析第81页
     ·规划设计理念第81-82页
     ·初步方案第82-84页
   ·景观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第84-87页
     ·灌溉第84-86页
     ·防风沙第86页
     ·坡地绿化第86-8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对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总结第87页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 工业园区的景观环境实地调研第93-99页
 1 调研的背景第93页
 2 调研的主要内容第93-98页
 3 调研的收获第98-99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IP的多媒体会话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浦东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