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零部件试验论文

1/4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试验方法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2-16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2-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1/4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性能评价指标第16-27页
   ·磁流变阻尼器及其特性第16-17页
   ·1/4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第17-19页
   ·1/4汽车悬架的传递函数法性能评价指标第19-22页
     ·1/4汽车悬架系统的传递特性第19-21页
     ·传递函数法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第21-22页
   ·1/4汽车悬架的均方根值法(RMS)性能评价指标第22-25页
     ·均方根值法性能评价指标的理论推导计算第23-24页
     ·均方根值法性能评价指标的试验数据计算第24-25页
   ·两种性能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试验台架及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的模拟第27-43页
   ·1/4汽车半主动悬架的试验台架第27-29页
     ·试验台架的功能原理第27-28页
     ·试验台架的系统组成第28-29页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及其时间域内的生成方法第29-32页
     ·路面不平度的空间功率谱表示第29-30页
     ·空间功率谱转化为时间功率谱第30-31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的生成方法第31-32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的谐波叠加模拟第32-37页
     ·(0,1)均匀分布随机数序列的生成与检验第32-35页
     ·路面不平度的谐波叠加模拟第35-37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模拟的S函数法实现第37-42页
     ·S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37-38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模拟的M文件S函数创建第38-40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模拟的C MEX S函数创建第40-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1/4汽车半主动悬架试验系统的构建第43-55页
   ·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第43-44页
   ·Matlab/RTW及xPC Target第44-45页
     ·RTW(Real-Time Workshop)第44页
     ·xPC Target第44-45页
   ·PCL-812PG采集板及其D/A模块功能的扩展第45-47页
   ·Simulink悬架试验模型建立第47-49页
   ·1/4汽车半主动悬架试验系统第49-53页
     ·1/4汽车半主动悬架实时仿真试验系统的组成第49-50页
     ·信号输入调理电路第50-51页
     ·液压激振系统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功率放大电路第51-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仿真及试验结果分析第55-79页
   ·1/4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仿真分析第55-61页
     ·1/4汽车悬架系统参数对传递函数法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第55-60页
     ·1/4汽车悬架均方根值法性能评价指标的仿真分析第60-61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的仿真分析第61-64页
     ·Simulink模型的建立第61-62页
     ·仿真结果的分析第62-64页
   ·时间域内路面不平度的试验验证第64-71页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鲁棒控制器第64-65页
     ·Simulink模型建立第65-66页
     ·硬件系统配置第66-67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67-71页
   ·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第71-74页
     ·Simulink模型建立第71-72页
     ·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第72-74页
   ·随机路面激励下的1/4汽车悬架试验第74-79页
     ·被动悬架的试验第74页
     ·半主动悬架的试验第74-77页
     ·性能评价指标在悬架试验中的应用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3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79-82页
   ·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A:MATLAB程序清单第84-85页
附录B:信号调理电路图和功率放大电路图第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声反馈抑制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可视化技术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