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信号的模拟高空缺氧疲劳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高空缺氧疲劳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高空缺氧的神经生理机制 | 第8-9页 |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第9-11页 |
第二章 脑电信号概述 | 第11-33页 |
·脑电信号的形成机制 | 第12页 |
·脑电信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第12-15页 |
·脑电信号的采集方法 | 第15-18页 |
·脑电信号的常用分析方法 | 第18-33页 |
·经典的时频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20-26页 |
·脑电地形图分析 | 第26-29页 |
·模式识别分析方法 | 第29-33页 |
第三章 高空缺氧疲劳实验方法 | 第33-41页 |
·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神经行为测试 | 第34-36页 |
·皮肤电流感觉阈值测试 | 第36-38页 |
·脑电信号的采集 | 第38-40页 |
·模拟高空缺氧疲劳训练 | 第40-41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 | 第41-52页 |
·神经行为测试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皮肤感觉电流阈值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脑电信号分析 | 第43-52页 |
·脑电信号预处理 | 第43-44页 |
·功率谱分析 | 第44-46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46-48页 |
·地形图分析 | 第48-50页 |
·模式识别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神经行为测试和电流感觉阈值与缺氧疲劳的关系 | 第52页 |
·缺氧疲劳程度和脑电复杂度及脑区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 | 第53-54页 |
·脑电信号在神经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前景 | 第54-56页 |
·在认知科学中的应用 | 第54页 |
·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1-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