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有机硅耐磨涂料的制备及其固化与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光学塑料表面增硬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光学塑料表面膜层的种类和方法 | 第12-14页 |
·涂料各组分的作用 | 第14-17页 |
·塑料基材表面的清洗和预处理 | 第17-20页 |
·涂膜附着力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表面处理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表面预处理的一般方法 | 第20页 |
·有机硅耐磨透明涂料的市场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技术关键 | 第21-23页 |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技术关键 | 第23页 |
·课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预期目标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有机硅涂料的研制 | 第25-44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25页 |
·涂料的制备 | 第25页 |
·耐磨涂层的制备 | 第25页 |
·膜层性能的测试 | 第25-26页 |
·原有配方的组成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页 |
·有机硅涂料配方的初步探索 | 第26-29页 |
·单体水解规律的研究以及水解催化剂的选择 | 第26-28页 |
·固化剂的选择 | 第28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28-29页 |
·酸性SiO_2溶胶代替TEOS | 第29页 |
·KH-550的加入 | 第29页 |
·涂料熟化过程中抽真空的效果 | 第29页 |
·涂料各组分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29-37页 |
·TEOS/MTMS比例对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水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酸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固化剂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流平剂的种类及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溶剂种类以及配比对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固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 第35页 |
·涂料 pH值随熟化时间的变化 | 第35-36页 |
·最佳配方 | 第36-37页 |
·涂覆工艺以及成膜工艺 | 第37-39页 |
·板材的预处理 | 第37页 |
·涂覆工艺 | 第37-38页 |
·浸涂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固化工艺 | 第39页 |
·各种常见问题 | 第39-41页 |
·麻点问题的解决 | 第39-40页 |
·其他常见问题的处理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三章 涂料固化以及性能的表征 | 第44-63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耐磨涂层的制备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涂料固化过程的红外研究 | 第45-49页 |
·硅羟基的脱水,硅氧硅键的形成 | 第45-46页 |
·固化过程中硅羟基的状态及其吸收峰位的移动 | 第46页 |
·环氧峰以及羰基峰的变化 | 第46-49页 |
·固化过程的分析 | 第49页 |
·涂料固化过程中硬度的变化 | 第49-52页 |
·PMMA表面80℃固化时硬度的变化 | 第49-51页 |
·玻璃表面不同温度固化时硬度的变化 | 第51-52页 |
·涂层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第52-53页 |
·固化剂对涂层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涂料的TG分析 | 第53-54页 |
·FTIR分析涂层热稳定性 | 第54-55页 |
·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 | 第55-58页 |
·PMMA上涂层的厚度 | 第55-56页 |
·PC上涂层的厚度 | 第56-58页 |
·涂层耐磨性的测试 | 第58-59页 |
·涂层的透光性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全文结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工作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