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阳膜电解再生烟气脱硫吸收液的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二氧化硫污染及其排放状况 | 第8-10页 |
·二氧化硫的污染 | 第8-9页 |
·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状况 | 第9-10页 |
·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及其减排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0-18页 |
·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 | 第10-11页 |
·二氧化硫的减排技术 | 第11-18页 |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8-20页 |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8-19页 |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膜电解技术在脱硫领域的研究 | 第20-24页 |
·离子交换膜技术及其应用 | 第21页 |
·膜分离方法与脱硫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本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内容 | 第24-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钠碱脱硫单阳膜电解再生机理的探讨 | 第25-32页 |
·钠碱吸收液脱硫 | 第25-26页 |
·吸收过程及机理 | 第25页 |
·吸收中重要参数介绍 | 第25-26页 |
·膜电解再生脱硫富液的机理 | 第26-28页 |
·膜电解再生机理 | 第26-27页 |
·脱硫富液中pH平衡 | 第27-28页 |
·电解槽中物料平衡与电耗指标 | 第28-32页 |
·物料平衡 | 第28-29页 |
·电解中重要参数及电耗指标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分析方法 | 第32-42页 |
·实验装置 | 第32-35页 |
·单向实验、逐次循环装置图 | 第32-33页 |
·循环实验装置图 | 第33页 |
·电解槽内液体流动图释 | 第33页 |
·装置设备与材料 | 第33-35页 |
·实验方法概述 | 第35-38页 |
·基础单向实验 | 第35-36页 |
·循环实验 | 第36-38页 |
·实验用试剂及药品 | 第38页 |
·主要药品 | 第38页 |
·实验所配药液 | 第38页 |
·主要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38-42页 |
·主要测定与分析项目 | 第38-39页 |
·测定方法 | 第39页 |
·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86页 |
·膜电解操作中流速的确定 | 第42-47页 |
·流速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 第42-45页 |
·流速对槽压-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流速对极室溶液pH、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槽压对膜电解操作的影响 | 第47-52页 |
·槽压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 第47-49页 |
·槽压对出口液的影响 | 第49-52页 |
·循环实验 | 第52-86页 |
·流速对电解操作的影响 | 第52-58页 |
·不同模拟液浓度、组成对电解操作的影响 | 第58-63页 |
·模拟液组成对电解操作的影响 | 第63-69页 |
·阳极溶液组成对电解操作的影响 | 第69-75页 |
·阳极溶液体积对电解操作的影响 | 第75-83页 |
·极室溶液体积在电解过程中的变化 | 第83-86页 |
第五章 试验结论与改进设想 | 第86-90页 |
·试验结论 | 第86-88页 |
·基础单向实验 | 第86-87页 |
·循环效果试验 | 第87-88页 |
·副反应试验 | 第88页 |
·试验改进设想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