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GDI 发动机研究进展 | 第16-42页 |
| ·早期GDI 发动机燃烧系统简介 | 第16-18页 |
| ·现代GDI 发动机的研究开发 | 第18-27页 |
| ·稀燃分层混合气工作模式 | 第19-26页 |
| ·化学计量比均质混合气工作模式 | 第26-27页 |
| ·GDI 发动机设计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27-38页 |
| ·燃烧系统 | 第27-32页 |
| ·燃油供给系统 | 第32-36页 |
| ·混合气控制策略 | 第36-38页 |
| ·GDI 发动机的优缺点分析 | 第38-41页 |
| ·GDI 发动机的优点 | 第38-39页 |
| ·GDI 发动机商品化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TSGDI 燃烧系统的基本思路与设计开发 | 第42-56页 |
| ·TSGDI 的基本思路 | 第42-45页 |
| ·燃烧系统总体方案 | 第43-44页 |
| ·基于两次喷射的分层混合气控制模式 | 第44-45页 |
| ·燃烧系统方案设计 | 第45-55页 |
| ·喷油器和火花塞位置的选择 | 第46-50页 |
| ·燃烧室形状设计 | 第50-52页 |
| ·气流引导形式的选择 | 第52-53页 |
| ·电控喷射系统及数采系统 | 第53-55页 |
| ·点火控制系统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TSGDI 燃烧系统混合气形成的数值模型 | 第56-84页 |
| ·GDI 喷雾和混合气形成的数值模拟综述 | 第56-57页 |
| ·KIVA-3V 程序简介 | 第57-60页 |
| ·TSGDI 系统混合气形成的数学模型 | 第60-74页 |
| ·守恒控制方程 | 第60-61页 |
| ·湍流流动模型 | 第61-62页 |
| ·基于KIVA-3V 的汽油高压旋流喷雾模型 | 第62-72页 |
| ·壁面对流换热模型-“壁函数”方法 | 第72-74页 |
| ·GDI 喷雾模型的验证 | 第74-79页 |
| ·汽油蒸发模型的验证 | 第74-75页 |
| ·液滴运动阻力模型的验证 | 第75-76页 |
| ·定容燃烧弹喷雾模拟的验证 | 第76-79页 |
| ·TSGDI 燃烧系统网格生成及边界、初始条件确立 | 第79-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TSGDI 系统分层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特性研究 | 第84-123页 |
| ·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第84-92页 |
| ·发动机性能试验台架 | 第84-86页 |
| ·主要测试装置 | 第86-89页 |
| ·TSGDI 燃烧系统可视化发动机平台 | 第89-92页 |
| ·喷射控制策略对发动机性能和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 第92-108页 |
| ·两次喷射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 第92-96页 |
| ·一次喷油开始时刻的影响 | 第96-100页 |
| ·二次喷油开始时刻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 ·两次喷油量之比的影响 | 第104-108页 |
| ·点火特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108-115页 |
| ·定转速下发动机的点火特性 | 第108-112页 |
| ·转速和负荷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 ·空燃比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 ·TSGDI 发动机的性能评价 | 第115-120页 |
| ·TSGDI 发动机的稀燃特性 | 第115-118页 |
| ·定转速下的负荷特性 | 第118-120页 |
| ·TSGDI 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评价 | 第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12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5页 |
|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 第123-124页 |
| ·展望和建议 | 第124-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 致谢及声明 | 第135-13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136-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