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WLAN安全现状 | 第8-9页 |
·WLAN入侵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组织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WLAN技术概述 | 第12-23页 |
·IEEE802.11协议组 | 第12-13页 |
·IEEE802.11b标准简介 | 第13-23页 |
·IEEE802.11b WLAN的拓朴结构 | 第14-16页 |
·对等网络(Ad—hoc Network) | 第14-15页 |
·基础结构网络(Infrastructure Network) | 第15-16页 |
·IEEE802.11b WLAN的逻辑结构 | 第16-23页 |
·IEEE802.11b物理层 | 第17-19页 |
·IEEE802.11b介质访问控制层 | 第19-23页 |
第三章 WLAN的安全隐患和攻击 | 第23-38页 |
·WLAN的安全技术 | 第23-31页 |
·服务区标识符SSID | 第23页 |
·MAC地址过滤 | 第23页 |
·认证 | 第23-24页 |
·加密 | 第24-26页 |
·WEP加密过程 | 第25-26页 |
·密钥管理 | 第26页 |
·802.11i安全标准 | 第26-29页 |
·TKIP (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 | 第27页 |
·CCMP (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 | 第27-28页 |
·IEEE 802.1x和EAP(可扩展认证协议) | 第28-29页 |
·WAPI(WN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 | 第29-31页 |
·WLAN的安全威胁 | 第31-34页 |
·几种主要攻击技术 | 第34-38页 |
第四章 WLAN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 第38-66页 |
·入侵检测基本概念与常用技术 | 第38-50页 |
·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 | 第38页 |
·入侵检测常用方法 | 第38-47页 |
·异常检测 | 第38-43页 |
·误用检测 | 第43-47页 |
·入侵检测模型 | 第47-50页 |
·Denning的抽象模型 | 第47-48页 |
·CIDF草案模型 | 第48页 |
·IDWG草案模型 | 第48-50页 |
·WLAN入侵检测技术 | 第50-57页 |
·WLAN入侵行为分析 | 第50-54页 |
·WLAN入侵特征 | 第50-53页 |
·WLAN入侵接入原理 | 第53-54页 |
·WLAN监听原理 | 第54页 |
·典型的WLAN入侵检测技术 | 第54-57页 |
·物理接入非法接入点和未授权站点检测技术 | 第54-56页 |
·MAC地址欺骗检测技术 | 第56-57页 |
·NetStumbler探测器检测技术 | 第57页 |
·分布式WLAN入侵检测系统(DWIDS) | 第57-64页 |
·分布式WLAN入侵检测系统(DWlDS)拓扑结构 | 第64-66页 |
·基于基础网络的分布式WLAN入侵检测系统(DWIDS)拓扑结构 | 第64-65页 |
·基于Ad-hoc网络的WLAN入侵检测系统拓扑结构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关键技术研究 | 第66-84页 |
·基于规则的模式匹配技术 | 第66-78页 |
·WLAN入侵检测规则 | 第66-69页 |
·规则的逻辑结构 | 第66-67页 |
·规则的存储结构 | 第67-68页 |
·典型攻击的无线规则 | 第68-69页 |
·规则和规则库匹配流程 | 第69页 |
·匹配算法研究 | 第69-78页 |
·BM算法简介 | 第70-72页 |
·改进的BM算法—QBM算法 | 第72-75页 |
·QBM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75页 |
·QBM算法的改进之处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78页 |
·基于静态马尔可夫链的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 第78-84页 |
·静态马尔可夫链模型 | 第78-79页 |
·异常检测方法及其算法实现 | 第79-82页 |
·检测策略 | 第79-80页 |
·统计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检测算法 | 第81页 |
·模型修正算法 | 第81-8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