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强化臭氧氧化模拟染料废水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11页 |
2 声空化理论及超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11-17页 |
·声空化现象及相关理论 | 第12页 |
·超声降解机理 | 第12-13页 |
·超声的化学效应 | 第12-13页 |
·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 第13页 |
·超声波降解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声场的影响 | 第13-14页 |
·气泡的影响 | 第14页 |
·溶液的影响 | 第14-15页 |
·超声波在降解水体中有机物的应用 | 第15-16页 |
·芳香类化合物 | 第15页 |
·醇类物质 | 第15页 |
·氯代脂肪烃 | 第15页 |
·其他有机污染物 | 第15-16页 |
·超声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应用 | 第16-17页 |
·超声-紫外光法 | 第16页 |
·超声-零价铁法 | 第16页 |
·超声-电解法 | 第16-17页 |
·超声-Fenton法 | 第17页 |
3 超声-臭氧体系 | 第17-19页 |
·臭氧水处理技术概况 | 第17-18页 |
·超声/臭氧的应用 | 第18-19页 |
4 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9-20页 |
·意义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超声强化臭氧氧化染料甲基橙的脱色研究 | 第21-31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实验器材 | 第21-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臭氧进气浓度的测量 | 第22-23页 |
·操作步骤 | 第23页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O_3/US法协同效应 | 第23-24页 |
·超声功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初始pH值和 Na_2CO_3的影响 | 第25-26页 |
·O_3/O_2进气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气相臭氧浓度的影响 | 第28页 |
·超声/臭氧氧化甲基橙的紫外-可见扫描图谱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超声/臭氧氧化过程的脱色动力学研究 | 第31-41页 |
1 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臭氧传质理论 | 第31-32页 |
·反应速率常数和传质系数 | 第32-3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甲基橙脱色 | 第34页 |
·反应计量系数的计算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4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超声辐射下臭氧在水溶液中传质动力学研究 | 第41-53页 |
1 臭氧传质过程分析 | 第41-4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实验器材 | 第42-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3 结果和分析 | 第43-52页 |
·超声脱气引起的臭氧由液相向气相传质系数测定 | 第43-45页 |
·臭氧的分解过程 | 第45-47页 |
·臭氧的吸收过程 | 第47-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