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激励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国外大学的体制改革历程回顾与评述 | 第8-10页 |
1.3 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方式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1.6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的总体设计 | 第14-25页 |
2.1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1 需要理论 | 第14-17页 |
2.1.2 目标设置理论 | 第17页 |
2.1.3 强化理论 | 第17-18页 |
2.1.4 公平理论 | 第18页 |
2.1.5 期望理论 | 第18-19页 |
2.1.6 激励理论的效力 | 第19-20页 |
2.2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设计的目标 | 第20-22页 |
2.2.1 高校教师的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2.2.2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设计的目标 | 第21-22页 |
2.3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2.4 激励方式的总体参考模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模型设计 | 第25-33页 |
3.1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工作——教学职务分析 | 第25-26页 |
3.2 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3.3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若干问题讨论 | 第27-28页 |
3.3.1 指标体系要遵循的设计原则 | 第27页 |
3.3.2 潜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3.4 具体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模型设计 | 第28-33页 |
3.4.1 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参考指标 | 第28-29页 |
3.4.2 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评估参考指标 | 第29-31页 |
3.4.3 评估模型的设计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方法体系的设计研究 | 第33-46页 |
4.1 激励方式方法体系的设计 | 第33-41页 |
4.1.2 激励模式的选择 | 第35-38页 |
4.1.3 激励方式的一般解决方案 | 第38-41页 |
4.2 激励方式配套环节的设计 | 第41-46页 |
4.2.1 人事制度改革 | 第41-42页 |
4.2.2 管理工作 | 第42-44页 |
4.2.3 质量保证工作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的案例研究 | 第46-53页 |
5.1 某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方式案例分析 | 第46-47页 |
5.2 对案例对象激励方式的评述及改进建议 | 第47-50页 |
5.3 关于改进和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方式的建议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某高校教师工作状况与激励因素调查 | 第57-68页 |
附录一 高校教师工作状况与激励因素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二 某高校教师的满意度差异统计 | 第60-63页 |
附录三 某高校教师的需要差异统计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