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堆浸过程中堆场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治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概述第9-12页
     ·溶浸采矿及其应用第9-10页
     ·堆浸法及其应用第10-12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其技术路线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特色及说明第16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堆场中滑坡灾变机理研究第17-35页
   ·概述第17页
   ·滑坡分析第17-27页
     ·滑坡分类第17-18页
     ·影响滑坡的因素第18-21页
     ·滑坡形成及变形机理第21-23页
     ·排土场滑坡特征第23-24页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第24-27页
   ·堆浸场中滑坡灾害特征第27-29页
   ·特征因素对滑坡灾害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第29-35页
     ·模糊集合理论第29-30页
     ·评判过程及结果第30-35页
第三章 溶浸液对散体性质损伤的试验研究第35-56页
   ·概述第35-36页
   ·溶浸液对滑坡散体性质损伤的试验研究第36-44页
     ·试验目的及方案第36页
     ·试验原理第36-37页
     ·试验用品及仪器第37页
     ·溶浸液的配比第37-38页
     ·试验试件制作第38页
     ·浸泡试验试件第38页
     ·主要试验机简介第38-39页
     ·试验内容与试验过程第39-40页
     ·试验数据及分析第40-44页
   ·溶浸液作用后矿岩散体的破裂特征第44-45页
   ·溶浸液作用后矿岩散体表面损伤第45-51页
     ·花岗岩及砂岩试样表面损伤第45-48页
     ·氧化铜矿浸出过程表面损伤第48-51页
   ·浸出过程溶浸液对矿岩散体化学损伤的机理研究第51-56页
     ·溶浸液——矿岩散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第51-52页
     ·微观作用机理第52-54页
     ·化学反应机理第54-56页
第四章 滑坡灾害的数值模拟分析第56-72页
   ·概述第56-57页
   ·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的基本概念第57-60页
     ·ANSYS发展历程第57页
     ·ANSYS适用性第57页
     ·ANSYS分析步骤第57-60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0-72页
     ·理论本构模型及基本假设第60-62页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62-64页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64-66页
     ·力学参数的选取第66-67页
     ·计算结果第67-69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69-72页
第五章 堆浸场中滑坡变形监测及预测第72-87页
   ·概述第72-74页
     ·堆浸场滑坡监测的作用第72页
     ·堆浸场滑坡监测内容第72页
     ·堆浸场滑坡监测方法第72-73页
     ·堆浸场滑坡监测分类第73-74页
   ·监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第74-76页
     ·滑坡变形监测的设计原则第74-75页
     ·监测区选择第75页
     ·监测内容仪器选型第75页
     ·测点布设第75页
     ·测量周期第75页
     ·滑坡变形观测装置与制备第75页
     ·观测网络、装置布置第75-76页
   ·堆浸场中滑坡灾害的灰色预测第76-86页
     ·滑坡变形的非线性相关预测第76页
     ·灰色GM(1,1)模型理论第76-79页
       ·算例分析第79-81页
     ·模型结果修正第81-85页
     ·结果分析第85-86页
   ·灰色模型及发展带模型的程序实现第86-87页
     ·MATLAB语言简介第86页
     ·GM(1,1)模型及其发展带模型的程序实现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7-90页
   ·结论第87-89页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第94-111页
 附录1第94-98页
 附录2第98-105页
 附录3第105-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苯乙烷的催化加成及其产物的手性拆分
下一篇:商标侵权中混淆的司法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