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0-16页 |
| 1 材料 | 第10-11页 |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0页 |
| ·实验试剂 | 第10-11页 |
| 2 方法 | 第11-16页 |
| ·取穴与定位 | 第11页 |
| ·针刺方法 | 第11页 |
| ·动物分组 | 第11-12页 |
| ·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测取 | 第12页 |
| ·胃窦及延髓组织的处理 | 第12-13页 |
| ·MTL的检测方法 | 第13页 |
| ·SP的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 ·SS的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6-21页 |
| 1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对胃运动的影响 | 第16页 |
| 2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对胃窦和延髓内SP含量的影响 | 第16-18页 |
| 3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对胃窦和延髓内MTL含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 4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对胃窦和延髓内SS含量的影响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32页 |
| 1 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中医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 2 足阳明胃经与胃相关的的临床研究 | 第23页 |
| 3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23-25页 |
| 4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影响及其与脑肠肽的关系 | 第25-29页 |
| 5 肽能神经与足阳明胃经相关 | 第29-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附图 | 第39-42页 |
| 文献综述 | 第42-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