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弹药、引信、火工品论文--引信论文

蓝绿激光引信水下目标探测技术研究--水下蓝绿激光引信通信技术初探

1 绪论第1-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水下蓝绿激光引信通信技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11页
  1.2.1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9页
  1.2.2 军事应用前景第9-10页
  1.2.3 可行性分析第10页
  1.2.4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第11页
  1.3.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1-13页
2 海水的蓝绿激光窗口及水下蓝绿激光无线通信第13-22页
 2.1 激光研究基本知识第13-14页
  2.1.1 光的传播第13页
  2.1.2 光传播信道能量的衰减第13-14页
 2.2 海水的光学性质第14-18页
  2.2.1 海水光学性质概述第14页
  2.2.2 海水光学特性参数第14-15页
  2.2.3 海水光学中的基本辐射量第15-16页
  2.2.4 光的海水散射基本理论分析第16-17页
  2.2.5 海水散射对激光脉冲的影响第17-18页
 2.3 海水的蓝绿激光窗口第18-19页
 2.4 水下通信对蓝绿激光光源的要求第19-20页
 2.5 水下蓝绿激光无线通信第20-21页
  2.5.1 无线激光通信的基本框架第20页
  2.5.2 海水无线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第20-21页
 2.6 水下通信用蓝绿激光器综述第21-22页
3 蓝绿激光发送机设计第22-44页
 3.1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第22-26页
  3.1.1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发展状况第22-24页
  3.1.2 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波长第24页
  3.1.3 引信用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选型第24-25页
  3.1.4 半导体监绿激光器的功率输出与线宽第25-26页
  3.1.5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光发射机基本组成框图第26页
 3.2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驱动与保护措施第26-34页
  3.2.1 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特性及影响因素第26-27页
  3.2.2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等效电路第27-28页
  3.2.3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驱动电路第28-33页
  3.2.4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保护措施第33-34页
 3.3 半导体蓝绿激光器的调制第34-39页
  3.3.1 调制器和调制方式第34-36页
  3.3.2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与基带传输第36-38页
  3.3.3 半导体激光器的动态特性第38-39页
 3.4 研究课题试验用蓝绿激光发射机第39-43页
  3.4.1 研究课题试验用蓝绿激光发射机规格参数第39-40页
  3.4.2 研究课题测试试验用蓝绿激光发射电路第40-43页
  3.4.3 实际光发射机电路图第43页
 3.5 本章小节第43-44页
4 蓝绿激光接收机设计第44-61页
 4.1 激光接收机的组成第44-48页
  4.1.1 光检测器件工作的基本理论第44-45页
  4.1.2 光接收机概述第45-48页
 4.2 光检测器件第48-49页
  4.2.1 PIN光电二极管(PIN PD)第48-49页
  4.2.2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第49页
 4.3 光电探测器及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第49-53页
  4.3.1 光电探测器性能指标第49-51页
  4.3.2 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第51-53页
 4.4 课题研究测试实验用蓝绿波段光电变换器第53-56页
  4.4.1 光敏三极管第53-54页
  4.4.2 课题测试实验用蓝绿波段光敏元件第54-56页
 4.5 水雷群组布防蓝绿激光引信接收系统试验测试电路第56-60页
  4.5.1 光电探测试验电路第56-58页
  4.5.2 光电接收机信号数据采集与微处理器接口第58-60页
 4.6 本章小节第60-61页
5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组群通信系统设计第61-76页
 5.1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技术第61-64页
  5.1.1 蓝绿激光引信技术发展趋势第61-62页
  5.1.2 水雷技术简介第62-63页
  5.1.3 水雷引信技术的发展第63-64页
 5.2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组群布防第64-66页
  5.2.1 水雷组群布防的概念第64-65页
  5.2.2 水雷组群布防的的基础第65页
  5.2.3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组群布防系统第65-66页
 5.3 蓝绿激光引信通信差错控制理论基础第66-73页
  5.3.1 差错控制的必要性第66-67页
  5.3.2 差错控制方式第67-69页
  5.3.3 差错控制码第69-71页
  5.3.4 蓝绿激光引信通信中采用的差错控制第71-73页
 5.4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目标搜索第73-75页
  5.4.1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目标搜索概述第73页
  5.4.2 中央控制台扫描发射装置及接收装置第73-74页
  5.4.3 单体水雷发射接收装置第74-75页
 5.5 水雷蓝绿激光引信信道自清洁功能第75页
 5.6 本章小节第75-76页
6 实验过程与结论第76-80页
 6.1 实验过程第76-78页
 6.2 结论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炮膛内瞬态多相流场与药筒受力耦合作用研究
下一篇:汉语词汇在大脑两半球表征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