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城乡关系理想: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恩格斯 | 第8-11页 |
二、“城乡一体化”的表征与标准设定 | 第11-13页 |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对立状况的批判 | 第13-22页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城乡关系现状的批判 | 第13-17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对立状况的批判 | 第17-19页 |
(三) 批判理论目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 | 第19-20页 |
(四) 批判理论的价值追溯 | 第20-22页 |
四、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 第22-34页 |
(一) 埃比尼泽·霍华德及其名著《明日的田园城市》简介 | 第22-24页 |
(二) 田园城市理论:消解城乡对立状态,旨趣“城乡一体化” | 第24-29页 |
(三) 霍氏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理论价值 | 第29-34页 |
五、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的哲学反思 | 第34-39页 |
(一) 中国城乡关系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 第34-35页 |
(二) 解决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的路径选择 | 第35-37页 |
(三) 价值诉求:重建“共生共荣共存共长”的新型城乡关系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