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概述 | 第1-12页 |
|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第2章 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概况 | 第12-24页 |
| ·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概述 | 第12-14页 |
| ·钢铁工业生产状况 | 第12-13页 |
| ·企业规模扩大 | 第13-14页 |
| ·钢铁工业的发展促进铁矿石运输需求 | 第14页 |
| ·我国铁矿石产量情况 | 第14-16页 |
| ·我国目前进口铁矿石的概况 | 第16-19页 |
| ·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产地 | 第16-18页 |
| ·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的进口量 | 第18-19页 |
| ·进口铁矿石市场的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 ·国际钢铁产量情况 | 第19-21页 |
| ·世界散货船队的发展 | 第21-22页 |
| ·其他大宗货运市场对铁矿石运输的影响 | 第22-24页 |
| 第3章 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的港口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第24-35页 |
| ·我国沿海港口的现状 | 第24-27页 |
| ·我国现阶段沿海港口问题 | 第24-25页 |
| ·沿海港口现有能力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 ·我国港口的未来发展目标 | 第26-27页 |
| ·我国现有铁矿石接卸港口的基本情况简介 | 第27-31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1-35页 |
| ·铁矿石接卸港口的接卸能力不足 | 第31-33页 |
| ·港口接卸能力不足的原因 | 第33-35页 |
| 第4章 我国进口铁矿石接卸港口布局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8页 |
| ·进口铁矿石船型分析 | 第35-41页 |
| ·进口铁矿石运输船型分析模型的选择 | 第35-36页 |
| ·统计模型的构造 | 第36-37页 |
| ·模型预算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 ·丹皮尔-宁波船型分析 | 第37-39页 |
| ·丹皮尔-青岛船型分析 | 第39-41页 |
| ·船型分析 | 第41页 |
| ·港口管理法规分析 | 第41-42页 |
| ·港口主要技术参数分析 | 第42-48页 |
| ·港口水深 | 第42-44页 |
| ·富余水深的构成和决定条件 | 第42-43页 |
| ·码头前沿水深 | 第43-44页 |
| ·海港航道水深 | 第44页 |
| ·航道 | 第44-46页 |
| ·锚地、回旋水域 | 第46页 |
| ·防波堤布置 | 第46-48页 |
| 第5章 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的港口布局规划 | 第48-63页 |
| ·港口布局规划的要求 | 第48-51页 |
| ·港口布局规划的评价 | 第51-59页 |
| ·规划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第52-53页 |
| ·评价指标 | 第53页 |
| ·集对同一度分析法 | 第53-59页 |
| ·集对分析法介绍 | 第53-54页 |
| ·集对分析同一度模型的构建 | 第54-58页 |
| ·模型运算结果 | 第58-59页 |
| ·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的港口布局规划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