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生药学研究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 水红花子形态学研究 | 第7-18页 |
| 1.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7页 |
| 2.实验方法 | 第7-8页 |
| 3.实验结果 | 第8-17页 |
| 3.1 水红花子原植物形态研究 | 第8-9页 |
| 3.2 水红花子性状鉴别研究 | 第9页 |
| 3.3 水红花子显微鉴定研究 | 第9-17页 |
| 4.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水红花子化学成分研究 | 第18-34页 |
| 1.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18页 |
| 2.实验方法 | 第18-32页 |
| 2.1 化学成分的提取 | 第18页 |
| 2.2 化学成分的分离 | 第18-22页 |
| 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22-32页 |
| 3.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3.1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32页 |
| 3.2 化合物结构鉴定数据 | 第32-33页 |
| 4.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水红花子提取工艺研究 | 第34-38页 |
| 1.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4-37页 |
| 2.1 水提工艺 | 第34-36页 |
| 2.2 乙醇回流提取工艺 | 第36-37页 |
| 2.3 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实验 | 第37页 |
| 3.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附图 | 第40-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红蓼研究进展(综述) | 第66-77页 |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