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

4种观赏竹花叶色素组成、结构分析及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引言第15-23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23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3-26页
     ·研究目标第23-24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24-25页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5-26页
第二章 观赏竹色素组成分析第26-35页
   ·材料和方法第26-28页
     ·材料第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叶绿素 a、b 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第26-27页
     ·δ-ALA 及 PBG 含量测定第27页
     ·标准曲线绘制第27页
     ·黄酮类物质比较分析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不同颜色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比较第28-29页
     ·δ-ALA 与 PBG 含量测定第29-30页
     ·黄酮类物质组成比较第30-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观赏竹的花叶结构第35-41页
   ·材料和试剂第35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实验试剂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石蜡切片样品的制备与镜检第35-36页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与镜检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叶片色度比较第36-37页
     ·叶片解剖结构显微及超显微观察第37-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原叶绿素酸酯氧还酶(POR)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1-50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植物材料第41页
     ·菌株和质粒载体第41页
     ·引物设计第41页
     ·叶片中 RNA 提取第41-42页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第42页
     ·叶片基因组 DNA 提取第42-43页
     ·目的基因 cDNA 序列扩增体系与反应条件第43页
     ·目的基因基因组序列扩增体系与反应条件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第44-45页
     ·POR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45-46页
     ·基因组序列的获得第46-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HTPOR 体外表达、活性鉴定及 WESTERN BLOTTING第50-6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主要试剂第50页
     ·POR 成熟蛋白编码区序列的扩增第50页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50页
     ·原核表达载体转化重组表达菌株第50-51页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和纯化第51页
     ·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提取第51-52页
     ·MBP-POR 融合蛋白活性鉴定第52页
     ·叶片总蛋白提取第52页
     ·Western Blotting 分析第52-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菌株转化第53-55页
     ·重组表达载体体外诱导表达及融合蛋白纯化第55-56页
     ·重组蛋白体外活性鉴定第56-57页
     ·Western blotting 结果分析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0-67页
   ·结论第60-61页
   ·讨论第61-65页
     ·色素组成对叶片颜色的影响第61-62页
     ·花叶竹叶片的色度和结构特征第62-63页
     ·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第63-64页
     ·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的原核表达及功能鉴定第64-65页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附录第75-76页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摘要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藤根系与地上部分生长动态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浙江林业产业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