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8页 |
一、《宋会要辑稿》的由来 | 第14-15页 |
二、《宋会要辑稿·刑法》的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三、本文的结构 | 第16-18页 |
上篇 《宋会要辑稿·刑法》整理 | 第18-66页 |
第一章 《宋会要·刑法》的类、门、条 | 第18-32页 |
第一节 《宋会要》有“刑法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宋会要·刑法》的门 | 第19-24页 |
第三节 《宋会要·刑法》的条 | 第24-29页 |
一、遗文的辑佚 | 第24-25页 |
二、缺文的补充 | 第25-28页 |
三、条文位置的调整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宋会要·刑法》的格式 | 第29-32页 |
一、《宋会要·刑法》分卷 | 第29-30页 |
二、《宋会要·刑法》的书写格式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宋会要辑稿·刑法》的注、空格与按语 | 第32-43页 |
第一节 《辑稿·刑法》的注 | 第32-35页 |
一、标明出处的注 | 第32-33页 |
二、指示门名的注 | 第33页 |
三、补充、解释型的注 | 第33-34页 |
四、表明文字有缺漏的注 | 第34-35页 |
五、指示省略了相同内容的注 | 第35页 |
第二节 《辑稿·刑法》的空格 | 第35-37页 |
一、空格的类型 | 第35-36页 |
二、空格数与实际字数并不一一对应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辑稿·刑法》的按语 | 第37-43页 |
一、按语的作者 | 第38-39页 |
二、按语的类型及作用 | 第39-41页 |
三、按语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宋会要辑稿·刑法》的史源、价值与缺陷 | 第43-66页 |
第一节 《辑稿·刑法》的史料来源 | 第43-47页 |
一、来自《国史》 | 第43页 |
二、来自《日历》 | 第43-44页 |
三、来自《实录》 | 第44-45页 |
四、来自颁降过的诏令 | 第45页 |
五、参用臣僚奏议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辑稿·刑法》的价值 | 第47-57页 |
一、纠正它书之误 | 第47-52页 |
二、补充它书之缺 | 第52-57页 |
第三节 对《辑稿·刑法》的校勘 | 第57-66页 |
一、纠正时间之误 | 第58-61页 |
二、补正地名之误 | 第61页 |
三、正人名之误 | 第61-62页 |
四、正官名之误 | 第62页 |
五、纠正其它类型的错误 | 第62-66页 |
下篇 《宋会要辑稿·刑法》专题研究 | 第66-154页 |
第一章 立法与颁布 | 第66-84页 |
第一节 从《刑法·格令》看宋代法律订立时地方官员的作用 | 第67-73页 |
一、提出立法建议 | 第67-68页 |
二、提供立法所需的资料 | 第68-69页 |
三、指出现行法中不合时宜之处 | 第69-72页 |
四、新法试用期间提出完善意见 | 第72页 |
五、新法运行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 第72-73页 |
第二节 从《刑法·格令》看宋代法律条文的修订 | 第73-79页 |
一、对旧法的增加、删除、改动 | 第73-78页 |
二、制订新的法律条文 | 第78-79页 |
第三节 从《辑稿·刑法》看宋代法律的颁布方式 | 第79-84页 |
一、从中央官府到地方官府的颁布 | 第79-81页 |
二、从官府到民间的颁布 | 第81-84页 |
第二章 司法与皇权 | 第84-102页 |
第一节 从《刑法·亲决狱》看宋代皇帝的司法活动 | 第86-90页 |
一、时间特点 | 第86-87页 |
二、亲决狱的地点 | 第87页 |
三、亲决狱的原因 | 第87-88页 |
四、程序 | 第88-89页 |
五、作用与意义 | 第89-90页 |
第二节 从《刑法·矜贷》看宋代皇帝的司法活动 | 第90-100页 |
一、矜贷时遵循的原则 | 第91-98页 |
二、矜贷的积极作用 | 第98-99页 |
三、矜贷的负面影响 | 第99-100页 |
第三节 亲决狱与矜贷的比较 | 第100-102页 |
第三章 制度与实践 | 第102-121页 |
第一节 从《刑法·检验》看宋代司法检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102-110页 |
一、检验官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 第102-106页 |
二、吏的问题及其根源 | 第106-107页 |
三、其它责任人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07-110页 |
第二节 从《刑法·禁囚》看宋代的狱政制度与实践 | 第110-121页 |
一、制度规定 | 第110-113页 |
二、执行情况 | 第113-117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117-121页 |
第四章 法律与社会生活 | 第121-154页 |
第一节 宋代植树护林的法律规定与社会实际 | 第121-131页 |
一、法律文献中的相关规定 | 第121-122页 |
二、宋人树木种植与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2-130页 |
三、依法开采和违禁砍伐 | 第130-131页 |
第二节 从《刑法·禁约》看宋代的书禁 | 第131-141页 |
一、宋代禁书的法律规定 | 第131-132页 |
二、宋代禁书法的特点 | 第132-135页 |
三、宋代多次颁发禁书法令事实上却屡禁不止 | 第135-141页 |
第三节 从《刑法·禁约》看宋代的火禁 | 第141-149页 |
一、火灾发生前的防范措施 | 第141-145页 |
二、火灾发生时的救火制度 | 第145-146页 |
三、火灾后的惩治处理 | 第146-149页 |
第四节 从《刑法·禁约》看宋代的赌禁 | 第149-154页 |
一、禁赌的规定与执行 | 第149-151页 |
二、禁赌的目的 | 第151-154页 |
总结 | 第154-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5页 |
附录 《宋会要辑稿·刑法》校勘表 | 第165-181页 |
致谢 | 第181-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82-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