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26页 |
Ⅰ 应激诱发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一 应激的生物学机制 | 第11-12页 |
二 应激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 第12-15页 |
1 应激对神经发生的影响 | 第13-14页 |
2 应激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三 主要的应激性抑郁动物模型 | 第15-17页 |
1 行为绝望模型 | 第15页 |
2 习得无助模型 | 第15-16页 |
3 慢性轻度应激模型 | 第16-17页 |
4 其它应激性抑郁动物模型 | 第17页 |
Ⅱ 应激性抑郁症和药物成瘾关系的研究 | 第17-26页 |
一 药物成瘾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 相关名词概念 | 第18-19页 |
2 阿片受体与内源性的阿片类物质 | 第19页 |
二 药物成瘾的几种理论学说 | 第19-20页 |
1 享乐学说 | 第19页 |
2 异常性学习学说 | 第19-20页 |
3 动机-敏感化学说 | 第20页 |
4 额叶功能的异常学说 | 第20页 |
三 药物成瘾的动物模型 | 第20-22页 |
1 自我给药模型 | 第20-21页 |
2 条件化位置偏好及条件化位置厌恶模型 | 第21-22页 |
3 脑内自我电刺激模型 | 第22页 |
四 应激性抑郁症和药物成瘾的关系 | 第22-26页 |
1 应激与药物成瘾的研究 | 第22-24页 |
2 奖赏环路、记忆环路可能参与应激性抑郁对药物成瘾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6-61页 |
Ⅰ 眶额叶GABA与应激性抑郁关系的探讨 | 第26-30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1 主要仪器用具 | 第26页 |
2 药品及其它 | 第26页 |
3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26页 |
4 眶额叶的定位 | 第26页 |
5 强迫游泳测试 | 第26-27页 |
6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检查 | 第27页 |
7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二 结果 | 第27-28页 |
三 讨论 | 第28-30页 |
Ⅱ 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诱发抑郁对大鼠吗啡成瘾条件化位置偏好的影响 | 第30-61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30-33页 |
1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2 药品 | 第30页 |
3 主要设备器材 | 第30页 |
4 分组 | 第30-31页 |
5 称量体重 | 第31页 |
6 应激抑郁动物模型制造与行为的测定 | 第31-32页 |
6.1 抑郁动物模型制造 | 第31页 |
6.2 旷场测试 | 第31页 |
6.3 糖水偏好测试 | 第31页 |
6.4 强迫游泳测试 | 第31-32页 |
7 CPP动物模型操作及行为测定能 | 第32页 |
7.1 CPP行为实验装置 | 第32页 |
7.2 CPP实验操作过程 | 第32页 |
8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二 结果 | 第33-55页 |
1 应激性抑郁的模型评定 | 第33-34页 |
1.1 慢性应激对大鼠SPT的影响 | 第33页 |
1.2 慢性应激对大鼠FST的影响 | 第33页 |
1.3 慢性应激对大鼠OFT的影响 | 第33-34页 |
2 应激性抑郁大鼠的吗啡成瘾评定 | 第34页 |
2.1 各组大鼠CPP戒断期间在阳性箱中时间比较 | 第34页 |
2.2 同组大鼠CPP戒断期间在阳性箱和阴性箱中停留总时间比较 | 第34页 |
2.3 同组大鼠CPP戒断期间在阳性箱和阴性箱中走格次数比较 | 第34页 |
2.4 同组大鼠CPP戒断期间在阳性箱和阴性箱中直立次数比较 | 第34页 |
2.5 同组大鼠CPP戒断期间在阳性箱和阴性箱中湿狗次数比较 | 第34页 |
3 试验期间大鼠每日体重称量结果比较 | 第34-55页 |
三 讨论 | 第55-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附录 主要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