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

绪论第1-27页
 一、选题的源起第10-13页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三、目前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四、基本研究方法、思绪及研究难点第19-24页
 五、资料的搜集与选用第24-25页
 六、本文研究框架第25-27页
第一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第27-76页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第27-40页
  一、“空间”概念的诠释第27-29页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第29-31页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第31-36页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第36-40页
 第二节 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第40-55页
  一、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第40-41页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内在机制演化第41-55页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转型第55-76页
  一、城市街道第56-60页
  二、城市广场第60-70页
  三、城市公园绿地第70-76页
第二章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轨迹第76-132页
 第一节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简要发展历程第76-86页
  一、封闭型形态(15世纪以前)第77-81页
  二、构成型形态(15~18世纪)第81-82页
  三、功用型形态(18~19世纪)第82-84页
  四、开发型形态(20世纪)第84-86页
 第二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线索第86-111页
  一、封建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第87-94页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第94-100页
  三、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类型的形成与演变第100-111页
 第三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第111-132页
  一、政治、社会秩序与城市公共空间第112-116页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第116-119页
  三、思想文化传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第119-123页
  四、城市生活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第123-126页
  五、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第126-132页
第三章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1949~1978年)第132-205页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演变特征第132-143页
  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第133-135页
  二、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演变的主要特征第135-143页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49~1957年)第143-156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49~1952年)第144-148页
  二、一五时期: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起步(1953~1957年)第148-156页
 第三节 大跃进—文革: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冒进、徘徊与破坏(1958~1978年)第156-177页
  一、大跃进: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失衡(1958~1960年)第157-164页
  二、调整政策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61~1965年)第164-170页
  三、文化大革命: 也是对城市的革命(1966~1978年)第170-177页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第177-205页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第178-185页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第185-195页
  三、城市公园与绿地的演进第195-205页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与演变(1978~2000年)第205-308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第205-216页
  一、城市建设的正名与复苏第206-209页
  二、城市规划的恢复,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第209-212页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给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带来新的生机第212-214页
  四、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第214-216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78~2000年)第216-241页
  一、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第216-225页
  二、20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第225-241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第241-278页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第241-256页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第256-269页
  三、城市公园绿地的演变第269-278页
 第四节 世纪之交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第278-308页
  一、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78-289页
  二、理论与对策框架第289-308页
结语:新世纪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第308-318页
 一、全球和中国的城市化趋势第308-309页
 二、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第309-314页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展望第314-318页
参考文献第318-325页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第325-326页
声明第326-327页
致谢第327-328页

论文共3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与临床研究
下一篇:Genistein对绒癌耐药细胞株JAR/MTX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