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式制粉系统球磨机控制策略和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7页 |
·课题概述 | 第6-7页 |
·课题背景 | 第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 第6-7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7-13页 |
·锅炉、制粉及燃烧系统概貌 | 第7-9页 |
·机组的控制系统 | 第9-10页 |
·磨煤机系统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7页 |
·具体目标 | 第14页 |
·系统实施的基本原则 | 第14-15页 |
·预定的技术指标 | 第15页 |
·技术关键 | 第15-16页 |
·基本技术方案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相关基础 | 第17-26页 |
·建立数学模型的工程方法 | 第17页 |
·热工控制系统的工程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模糊控制器及系统 | 第18-20页 |
·BP神经网络及应用 | 第20-24页 |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20-21页 |
·BP网络的学习过程 | 第21-22页 |
·BP网络的应用设计 | 第22-24页 |
·评定控制系统品质的工程指标 | 第24-26页 |
·暂态过程的性能和品质指标 | 第24-25页 |
·稳态过程的性能和品质指标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钢球磨煤机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26-46页 |
·磨煤机出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煤质量的影响 | 第26页 |
·载煤量的影响 | 第26页 |
·干燥出力的影响 | 第26-27页 |
·钢球装载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护板的影响 | 第28页 |
·通风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磨煤机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磨煤机控制手段 | 第30-31页 |
·入口负压控制 | 第30页 |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 | 第30-31页 |
·磨煤机负荷控制 | 第31页 |
·异常工况处理 | 第31页 |
·磨煤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 第31-46页 |
·磨煤机模糊控制系统结构 | 第31-33页 |
·磨入口负压模糊控制子系统控制策略 | 第33-36页 |
·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子系统控制策略 | 第36-39页 |
·磨负荷模糊控制子系统控制策略 | 第39-42页 |
·模糊解耦控制策略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态 | 第46-65页 |
·系统硬件配置 | 第46-47页 |
·磨煤机负荷测控系统软件配置 | 第47-52页 |
·组态软件 | 第48-49页 |
·控制软件 | 第49-50页 |
·数据库 | 第50-52页 |
·磨煤机模糊控制系统软件配置及组态 | 第52-65页 |
·DPU图形组态软件简介 | 第53-57页 |
·DPU图形组态软件预定义标准功能块简介 | 第57-60页 |
·模糊控制 DPU图形组态 | 第60-65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运行分析与结论 | 第65-69页 |
·基本运行情况 | 第65-66页 |
·磨煤机模糊控制系统调试情况 | 第65页 |
·磨煤机模糊控制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 第65-66页 |
·运行效果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1 磨煤机控制系统的工程组态图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