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3页 |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第15-17页 |
2.1.1 污水的生物处理 | 第15页 |
2.1.2 污水的化学处理 | 第15页 |
2.1.3 污水的土地处理 | 第15-17页 |
2.2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24页 |
2.2.1 人工湿地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人工湿地的分类 | 第17-20页 |
2.2.3 人工湿地的结构和净化机理 | 第20-22页 |
2.2.4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 第24-37页 |
3.1 植物的筛选 | 第24-25页 |
3.2 基质的选择 | 第25-27页 |
3.3 实验模拟湿地床的设计 | 第27-30页 |
3.3.1 湿地床的基本数据 | 第27-28页 |
3.3.2 填料层 | 第28-30页 |
3.4 实验装置 | 第30-37页 |
3.4.1 实验方案及流程 | 第30-31页 |
3.4.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31-37页 |
第四章 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 | 第37-66页 |
4.1 概述 | 第37页 |
4.2 实验的启动 | 第37-43页 |
4.2.1 启动阶段-湿地系统的去除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4.2.2 小结 | 第42-43页 |
4.3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研究 | 第43-57页 |
4.3.1 水力负荷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3-47页 |
4.3.2 pH值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7-52页 |
4.3.3 温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56页 |
4.3.4 小结 | 第56-57页 |
4.4 正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4.4.1 正交实验方案 | 第57-59页 |
4.4.2 正交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4.4.3 结论 | 第61页 |
4.5 优化条件下-湿地系统的去除特性分析 | 第61-66页 |
4.5.1 优化条件下-湿地系统对有机物(CODcr、BOD_5)的去除效果 | 第61-63页 |
4.5.2 优化条件下-湿地系统对NH_3-N、TP的去除效果 | 第63-64页 |
4.5.3 优化条件下-湿地系统对SS的去除效果 | 第64页 |
4.5.4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效益分析 | 第66-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6.2 建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