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8页 |
| ·我国蓝莓栽培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花色苷的概述 | 第9-10页 |
| ·花色苷的提取与测定 | 第10页 |
| ·果实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0-11页 |
| ·影响花色苷合成的因素 | 第11-16页 |
| ·光照对花色苷的影响 | 第11页 |
| ·糖类物质对花色苷的影响 | 第11-12页 |
| ·矿质元素对花色苷的影响 | 第12-13页 |
| ·温度对花色苷的影响 | 第13页 |
| ·激素对花色苷的影响 | 第13-14页 |
| ·花色苷合成的关键酶对花色苷的影响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蓝莓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对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17页 |
| ·蓝莓果实花青苷形成机理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试验地点与时间 | 第18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 ·主要试验药品试剂 | 第18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18页 |
| ·试验处理 | 第18-19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9-23页 |
|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19页 |
| ·果实花色苷的测定 | 第19-21页 |
| ·花青素合成酶的凝胶电泳 | 第21-23页 |
| ·花色苷合成相关酶粗液的提取 | 第21页 |
| ·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蛋白质SDS-PAGE电泳与浓度测定 | 第21-23页 |
| ·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6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中可溶性糖变化规律 | 第24-28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可溶性糖量变化 | 第24-25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第25-27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及果实可溶性糖的相互关系 | 第27-28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的形成机理 | 第28-33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变化 | 第28-29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关键酶的表达规律 | 第29-30页 |
| ·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昔以及其合成关键酶的相互关系 | 第30-31页 |
| ·蓝莓果实中可溶性糖与花色苷的相互关系 | 第31-33页 |
| ·叶施蔗糖对蓝莓关键品质的影响 | 第33-41页 |
| ·对蓝莓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对蓝莓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对蓝莓果实花色营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对蓝莓果实花色苷合成酶的影响 | 第38-41页 |
| ·叶施磷酸二氢钾对蓝莓关键品质的影响 | 第41-46页 |
| ·对蓝莓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对蓝莓果实花色营的影响 | 第43-46页 |
| 4 讨论 | 第46-49页 |
|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 第46-47页 |
| ·果实可溶性糖与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 第47页 |
| ·果实花色苷含量与花色苷合成酶的关系 | 第47-49页 |
| 5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个人简介 | 第56-57页 |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