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形式研究 | 第1-66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部分 合同形式的立法比较考察 | 第13-22页 |
·古罗马法合同形式的沿革 | 第13-16页 |
·古罗马法在合同形式上的根本特征--形式强制性特征 | 第13-15页 |
·古罗马法形式强制主义的例外--合意契约 | 第15-16页 |
·不同法系国家(地区)关于合同形式的立法比较考察 | 第16-20页 |
·法国法上合同形式的变迁 | 第16-17页 |
·德意志法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 | 第17-18页 |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 | 第18-19页 |
·英美法系合同形式的演变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2部分 合同形式的表现 | 第22-34页 |
·合同形式的分类 | 第22-24页 |
·广义与狭义形式 | 第22页 |
·特定形式和非特定形式 | 第22-23页 |
·法定形式和约定形式 | 第23页 |
·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 | 第23-24页 |
·特定形式 | 第24-31页 |
·书面形式 | 第24-27页 |
·电子形式 | 第27-29页 |
·特殊书面形式 | 第29-31页 |
·非特定形式 | 第31-34页 |
·口头形式 | 第31-32页 |
·实际履行 | 第32-33页 |
·单据单证形式 | 第33页 |
·其他非特定的可证明合同存在的形式 | 第33-34页 |
第3部分 合同形式的作用 | 第34-54页 |
·合同形式对合同成立的影响 | 第34-41页 |
·合同成立的含义和特点 | 第34页 |
·合同成立的要件 | 第34-37页 |
·合同形式是成立要件,抑或生效要件? | 第37-39页 |
·欠缺特定形式对合同成立的影响 | 第39-40页 |
·合同成立后的效力 | 第40-41页 |
·合同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 第41-51页 |
·合同的效力 | 第41-43页 |
·合同形式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 | 第43-45页 |
·欠缺法定形式对合同生效的影响 | 第45-47页 |
·欠缺约定形式对合同生效的影响 | 第47页 |
·特殊书面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欠缺形式时合同不成立、不生效和无效、效力未定的后果比较 | 第48-51页 |
·合同形式的证据作用 | 第51-54页 |
·合同形式具有普遍的证据力 | 第51页 |
·合同形式证据力的内容 | 第51-52页 |
·证据力的表现 | 第52-53页 |
·口头形式的证据力 | 第53-54页 |
第4部分 合同形式所蕴含的民法价值 | 第54-60页 |
·合同形式的规定体现了合同自由的思想 | 第54-58页 |
·合同形式自由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内容之一 | 第54-55页 |
·合同自由原则之矫正 | 第55-56页 |
·合同形式自由的限制 | 第56-58页 |
·合同形式以保障交易安全为目标 | 第58-60页 |
·交易安全为现代民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 第58页 |
·合同形式自由的限制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 | 第58-59页 |
·特定合同形式对交易安全的保障机制 | 第59-60页 |
第5部分 对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合同形式规定的分析 | 第60-66页 |
·对一般性规定的分析 | 第60-63页 |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合同形式的一般性规定 | 第60页 |
·对上述合同形式一般性规定的分析 | 第60-63页 |
·对特别规定之分析 | 第63-66页 |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合同形式的特别规定 | 第63页 |
·对上述合同形式特别规定的分析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主要特定形式的合同及形式对合同的影响表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