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一、 WTO体制下的法律服务贸易 | 第7-16页 |
(一) 法律服务贸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 第7-9页 |
1 、 法律服务贸易的内涵 | 第7-8页 |
2 、 法律服务贸易的表现形式 | 第8-9页 |
(二) 法律服务贸易壁垒 | 第9-12页 |
1 、 市场准入的障碍 | 第10页 |
2 、 国民待遇限制 | 第10-11页 |
3 、 国内政策法规方面 | 第11-12页 |
(三) 国际法律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 第12-15页 |
1 、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推动 | 第13页 |
2 、 世贸组织的驱动 | 第13-14页 |
3 、 跨国公司的带动 | 第14页 |
4 、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 | 第14-15页 |
(四) WTO成员方法律服务的承诺情况 | 第15-16页 |
二、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影响 | 第16-30页 |
(一) 有关国家法律服务业开放的比较分析 | 第16-19页 |
1 、 英国 | 第16-17页 |
2 、 美国 | 第17页 |
3 、 德国 | 第17-18页 |
4 、 日本 | 第18页 |
5 、 法国 | 第18-19页 |
6 、 加拿大 | 第19页 |
(二) 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与市场开放状况 | 第19-25页 |
1 、 中国法律服务业发展状况 | 第19-21页 |
2 、 中国法律服务业市场开放现状 | 第21-23页 |
3 、 中国法律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政策取向 | 第23-25页 |
(三)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影响 | 第25-30页 |
1 、 入世对中国法律服务业产生的有利影响 | 第25-27页 |
2 、 入世对中国法律服务业带来的冲击 | 第27-30页 |
三、 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完善 | 第30-47页 |
(一) 规范法律服务业的管理活动 | 第30-36页 |
1 、 实现法律服务业的科学管理 | 第30-34页 |
2 、 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主体 | 第34-36页 |
(二) 加强律师事务所的建设 实现中国律师业的产业化 | 第36-42页 |
1 、 借鉴有限合伙制度 建立有限责任合伙律师事务所 | 第39页 |
2 、 引进公司形式的股份制律师所 | 第39-40页 |
3 、 律师事务所连锁发展 | 第40-41页 |
4 、 律师事务所混业经营 | 第41-42页 |
5 、 律师事务所品牌化 | 第42页 |
(三) 完善中国律师职业体系 | 第42-45页 |
1 、 公职律师制度 | 第43-44页 |
2 、 公司律师制度 | 第44-45页 |
(四) 提高律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