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图目录 | 第7-8页 |
表目录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当前流行的集群调度技术 | 第12-15页 |
1.2.2 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完成的工作 | 第16页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16-18页 |
第二章 Linux的网络实现 | 第18-25页 |
2.1 网络设备接口层 | 第18-19页 |
2.2 网络接口核心层 | 第19-20页 |
2.3 网络协议层 | 第20-22页 |
2.4 网络接口Socket层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Netfilter的TCP迁移方法 | 第25-34页 |
3.1 Netfilter框架简介 | 第25-28页 |
3.1.1 Netfilter框架的结构和功能 | 第25-27页 |
3.1.2 Netfilter的应用实例: Linux防火墙 | 第27-28页 |
3.2 基于Netfilter的TCP迁移方法 | 第28-32页 |
3.2.1 技术思想概述 | 第28页 |
3.2.2 连接的建立过程 | 第28-31页 |
3.2.3 连接的通信过程 | 第31页 |
3.2.4 连接的取消过程 | 第31-32页 |
3.3 测试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连接修改和传递技术的TCP迁移方法 | 第34-37页 |
4.1 技术思想概述 | 第34-35页 |
4.2 连接传递技术 | 第35-36页 |
4.3 测试 | 第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重构连接现场的 TCP迁移方法 | 第37-51页 |
5.1 技术实现背景 | 第37-47页 |
5.1.1 网络相关系统调用的内部实现 | 第37-41页 |
5.1.2 TCP连接的建立过程 | 第41-43页 |
5.1.3 网络缓冲区的基本操作 | 第43-47页 |
5.2 技术实现概述 | 第47-48页 |
5.3 技术实现难点 | 第48-50页 |
5.3.1 Handoff协议 | 第48页 |
5.3.2 连接现场重构 | 第48-49页 |
5.3.3 HTTP请求报文零拷贝传递 | 第49-50页 |
5.4 测试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对持久连接(P—HTTP)的支持 | 第51-58页 |
6.1 概述 | 第51-53页 |
6.1.1 提出背景 | 第51页 |
6.1.2 持久连接协议(P—HTTP)概述 | 第51-52页 |
6.1.3 持久连接带来的问题 | 第52页 |
6.1.4 国际上的解决办法 | 第52-53页 |
6.2 技术思想概述 | 第53页 |
6.3 实现算法 | 第53-55页 |
6.3.1 一次迁移过程 | 第53-54页 |
6.3.2 多次迁移过程 | 第54-55页 |
6.4 BE调度技术 | 第55-5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七章 大规模基于请求内容分发的系统 TCPHA | 第58-66页 |
7.1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8页 |
7.2 系统工作过程 | 第58-60页 |
7.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60-64页 |
7.3.1 服务器体系结构 | 第60-62页 |
7.3.2 ARP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ARP过滤 | 第62-63页 |
7.3.3 动态IP隧道技术 | 第63-64页 |
7.4 性能测试与比较 | 第64-6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