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言 | 第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10页 |
|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 第7-8页 |
| ·肾组织的处理 | 第8页 |
| ·血尿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8页 |
| ·10%肾组织匀浆的制备及各项指标的检测 | 第8-9页 |
| ·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9页 |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9-10页 |
| ·试剂及来源 | 第9页 |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步骤 | 第9-10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0页 |
| 3 结果 | 第10-15页 |
| ·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 第10-12页 |
| ·24小时尿量的变化 | 第10-11页 |
| ·血尿素氮的变化 | 第11页 |
| ·血肌酐的变化 | 第11页 |
|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 | 第11-12页 |
| ·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各项指标的检测 | 第12-13页 |
|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12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12页 |
| ·谷胱苷酞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的变化 | 第12-13页 |
| ·组织形态学改变 | 第13-14页 |
| ·光镜 | 第13-14页 |
| ·电镜 | 第14页 |
| ·ET-1在大鼠肾脏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14-15页 |
| 4 讨论 | 第15-25页 |
| ·庆大霉素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 第15-17页 |
| ·反应性氧代谢产物在庆大霉素中毒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 ·内皮素在庆大霉素中毒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 ·牛磺酸在庆大霉素中毒性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 ·牛磺酸对庆大霉素中毒性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 | 第22-25页 |
| 5 结论 | 第25页 |
| 6 问题及展望 | 第25-26页 |
| 附图 | 第26-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文献综述 | 第47-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