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案起草方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法案起草方式的界定 | 第8-12页 |
·法案起草的内涵 | 第8-9页 |
·法案起草的重要性 | 第9-12页 |
·法案起草方式的范围界定 | 第12页 |
2 美国的法案起草制度 | 第12-14页 |
·法案起草室的组成和功能 | 第12-13页 |
·专门的法案起草室起草法案这一方式的优点 | 第13-14页 |
3. 我国法案起草的主要方式——政府部门起草 | 第14-24页 |
·政府部门起草法案的现状 | 第14-17页 |
·政府部门起草法案的形成原因 | 第17-19页 |
·郭京毅案引发的思考 | 第19-22页 |
·起草过程中行政机关与人民代表大会的互动关系 | 第22-24页 |
4 人大起草法案的方式 | 第24-27页 |
·人大起草法案方式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人大起草法案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 第25-26页 |
·发挥人大在法案起草中的主体作用的建议 | 第26-27页 |
5 委托起草的尝试 | 第27-32页 |
·委托起草法案的内涵 | 第28-29页 |
·对委托起草的评论 | 第29-30页 |
·建议 | 第30-32页 |
6 其他法案起草实验 | 第32-37页 |
·招标起草法案方式 | 第32-34页 |
·合作起草法案方式 | 第34-35页 |
·北京市人大的立法创新举措——法规预案研究机制 | 第35-37页 |
结束语——社会参与、民主立法的曙光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