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润滑论文

大分子基及双功能团润滑添加剂设计、研制及其摩擦学性能与机理研究

第一章 综述第1-35页
 前言第15-16页
   ·极压抗磨添加剂第16-17页
   ·有机金属添加剂研究进展第17-23页
     ·有机铜添加剂第18页
     ·有机锡添加剂第18-19页
     ·有机钼添加剂第19-22页
     ·有机稀土添加剂第22-23页
   ·含氮杂环化合物第23-24页
   ·课题的提出第24-25页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25页
 参考文献第25-35页
第二章 聚异丁烯基丁二酸铜(CuPIBS)的合成及摩擦学特性研究第35-48页
 引言第35页
   ·仪器和试剂第35-36页
     ·仪器第35-36页
     ·试剂第36页
   ·聚异丁烯基丁二酸铜的合成第36-37页
     ·合成原理第36页
     ·合成方法第36-37页
   ·合成物的油溶性第37页
   ·CuPIBS的腐蚀性第37页
   ·摩擦磨损试验第37-41页
     ·添加剂浓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CuPIBS与常用添加剂的复配效应第41页
   ·磨损表面分析第41-45页
     ·Auger能谱分析第42页
     ·XPS分析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三章 聚异丁烯基丁二酸亚锡(SnPIBS)的合成及摩擦学特性研究第48-59页
 引言第48页
   ·仪器和试剂第48-49页
     ·仪器第48页
     ·试剂第48-49页
   ·聚异丁烯基丁二酸亚锡(SnPIBS)的合成第49页
     ·合成原理第49页
     ·合成方法第49页
   ·合成物的油溶性第49-50页
   ·含锡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0页
   ·SnPIBS的腐蚀性第50页
   ·摩擦磨损试验第50-54页
     ·添加剂浓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SnPIBS与常用添加剂的复配效应第53-54页
   ·磨损表面分析第54-57页
     ·Auger能谱分析第54-55页
     ·XPS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四章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钼(MoPIBS)的合成及摩擦学特性研究第59-77页
 引言第59页
   ·仪器和试剂第59-60页
     ·仪器第59-60页
     ·试剂第60页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钼的合成第60-61页
     ·合成原理第60-61页
     ·合成方法第61页
   ·合成物的油溶性第61-62页
   ·钼含量的测定第62页
   ·有机钼化合物结构的确定第62-64页
   ·MoPIBS的热稳定性分析第64页
   ·MoPIBS的腐蚀性第64-65页
   ·摩擦磨损试验第65-68页
     ·添加剂浓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66-67页
     ·MoPIBS与T-321的复配效应第67-68页
   ·磨损表面分析第68-73页
     ·Auger能谱分析第68-70页
     ·XPS分析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五章 聚异丁烯基含氮杂环化合物(GPSMA)的合成及摩擦学特性研究第77-92页
 引言第77页
   ·仪器和试剂第77-78页
     ·仪器第77-78页
     ·试剂第78页
   ·聚异丁烯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78-79页
     ·合成原理第78-79页
     ·合成方法第79页
   ·合成物的油溶性第79页
   ·GPSMA的腐蚀性第79页
   ·GPSMA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9-80页
   ·GPSMA的摩擦学性能第80-84页
     ·添加剂浓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81-83页
     ·GPSMA与TCP的复配效应第83-84页
   ·羟基对聚异丁烯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84-87页
   ·磨损表面分析第87-90页
     ·Auger能谱分析第87-88页
     ·XPS分析第88-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六章 含氮和稀土双功能团添加剂(CNORE)的合成及摩擦学特性研究第92-115页
 引言第92-93页
   ·仪器和试剂第93页
     ·仪器第93页
     ·试剂第93页
   ·含氮和稀土双功能团添加剂的合成第93-94页
     ·合成原理第93页
     ·合成方法第93-94页
   ·反应条件的确定第94-96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94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94-95页
     ·反应物比例的影响第95-96页
   ·合成产物的腐蚀性第96页
   ·CNORE的油溶性第96页
   ·CNORE的红外光谱分析第96-97页
   ·CNORE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第97-100页
     ·添加剂浓度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97-99页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第99-100页
   ·CNORE与TCP的复合效应第100-101页
   ·CNORE与环烷酸稀土(Rare earth naphthenate,简称REN)的摩擦学性能比较第101-102页
   ·磨损表面分析第102-110页
     ·Auger能谱分析第102-105页
     ·XPS分析第105-110页
   ·CNORE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探讨第110-111页
   ·CNORE与TCP的协同抗磨作用机理探讨第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5页
第七章 双功能团添加剂CNORE的应用初探第115-125页
 引言第115页
   ·CNORE在发动机油中的应用第115-119页
     ·CNORE在成品柴油机油中的应用第115-116页
     ·CNORE在成品汽油机油中的性能第116-117页
     ·用CNORE替代ZDDP调配发动机油研究第117-119页
       ·基础油的选用第117页
       ·CNORE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第117页
       ·CNORE与清净分散剂的复配性能第117-118页
       ·其它添加剂的选用第118页
       ·试制发动机油的摩擦学性能第118-119页
   ·CNORE在液压油中的应用第119-123页
     ·抗磨剂的选择第121页
     ·破乳剂的选择第121-122页
     ·抗氧剂的选择第122页
     ·防锈剂的选择第122页
     ·消泡剂的选择第122页
     ·抗磨液压油复合剂的性能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5页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第125-132页
   ·全文结论第125-130页
   ·展望第130-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
下一篇:野生扬子鳄种群生存力及其吼叫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