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 引言 | 第1-8页 |
| 1 风险投资理论 | 第8-28页 |
| 1.1 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 第8-14页 |
| 1.1.1 风险投资的定义 | 第8页 |
| 1.1.2 风险投资的分类 | 第8-9页 |
| 1.1.3 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3页 |
| 1.1.4 风险投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1.2 风险投资的特点与作用 | 第14-16页 |
| 1.2.1 风险投资的特点 | 第14-15页 |
| 1.2.2 风险投资的作用 | 第15-16页 |
| 1.3 风险资本的运作机制 | 第16-18页 |
| 1.3.1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 第17页 |
| 1.3.2 寻找和评估投资项目 | 第17页 |
| 1.3.3 投资风险项目,参与企业管理 | 第17-18页 |
| 1.3.4 风险投资的回收及再投资 | 第18页 |
| 1.4 风险管理 | 第18-23页 |
| 1.4.1 风险类型 | 第18-19页 |
| 1.4.2 风险程度划分 | 第19-20页 |
| 1.4.3 风险控制 | 第20-23页 |
| 1.5 风险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 1.5.1 新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 1.5.2 分工理论 | 第24-25页 |
| 1.5.3 创新理论 | 第25-28页 |
| 2 我国风险投资现状与问题 | 第28-52页 |
| 2.1 我国风险投资现状 | 第28-29页 |
| 2.2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特点 | 第29-32页 |
| 2.2.1 资本总量增长速度快 | 第29页 |
| 2.2.2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 第29-30页 |
| 2.2.3 国外投资机构开始涉足 | 第30页 |
| 2.2.4 上市公司介入风险投资领域 | 第30页 |
| 2.2.5 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均 | 第30-31页 |
| 2.2.6 资金来源单一 | 第31页 |
| 2.2.7 风险投资的阶段分布集中于成长期 | 第31页 |
| 2.2.8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以股权转让为主 | 第31-32页 |
| 2.3 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32-52页 |
| 2.3.1 资金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 第32-34页 |
| 2.3.2 风险投资主体错位 | 第34-40页 |
| 2.3.3 资本的投资实现与退出困难 | 第40-46页 |
| 2.3.4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46-49页 |
| 2.3.5 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缺乏 | 第49-51页 |
| 2.3.6 风险投资项目缺位 | 第51-52页 |
| 3 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 | 第52-67页 |
| 3.1 扩大风险投资总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 第52-53页 |
| 3.2 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 第53-55页 |
| 3.2.1 建立有限合伙制度 | 第53页 |
| 3.2.2 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 第53-55页 |
| 3.3 建立畅通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 第55-60页 |
| 3.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60-63页 |
| 3.5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 第63-64页 |
| 3.6 政府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 第64-67页 |
| 4 构建我国风险投资体系 | 第67-74页 |
| 4.1 国外风险投资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67-69页 |
| 4.1.1 健全的、规范的支持系统 | 第68页 |
| 4.1.2 具备一套分散风险的投资机制 | 第68-69页 |
| 4.1.3 有效的管理机制 | 第69页 |
| 4.2 构建我国风险投资体系 | 第69-74页 |
| 4.2.1 以市场为导向 | 第69-70页 |
| 4.2.2 以契约为基础 | 第70页 |
| 4.2.3 完善的专业化市场 | 第70-71页 |
| 4.2.4 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市场 | 第71-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 声明 | 第78-79页 |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