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6页 |
第一部分 氟哌啶醇和新型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作用 | 第16-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实验结果 | 第20-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二部分 氟哌啶醇和新型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机制 | 第33-58页 |
第一节 对肿瘤细胞周期、凋亡及阿霉素蓄积的影响 | 第33-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40页 |
第二节 对耐药基因的影响 | 第40-58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三部分 氟哌啶醇和新型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等药物对氯通道的影响 | 第58-90页 |
第一节 对氯通道、细胞体积的作用 | 第58-66页 |
实验材料 | 第58-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 | 第61-66页 |
第二节 反义PKCα基因转染MCF-7/Dox | 第66-82页 |
实验材料 | 第66-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5页 |
实验结果 | 第75-82页 |
第三节 rhTNF-NC对PKCα的作用 | 第82-90页 |
实验结果 | 第82-84页 |
讨论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文献综述及论著 | 第91-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