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7页 |
| ·海湾生地化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 ·海水中氮的化学形态及其循环 | 第11页 |
| ·海水中磷的化学形态及其循环 | 第11-13页 |
| ·碱性磷酸酶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其它重要的化学元素及有机物的生地化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营养盐限制因子的研究 | 第18-20页 |
| ·海水的富营养化及赤潮 | 第20-21页 |
| ·海水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 | 第21-25页 |
|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 ·调查海区概况 | 第27-28页 |
| ·采样与分析方法 | 第28-35页 |
| ·站位布设和采样频率 | 第28页 |
| ·海水样品保存方法的实验方案 | 第28页 |
| ·现场理化因子的测定 | 第28-30页 |
| ·水质分析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第30页 |
| ·叶绿素a测定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第30-31页 |
| ·化学耗氧量(COD)和悬浮物(TSM)测定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第31-32页 |
| ·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第32-33页 |
| ·富营养化评价的方法、参数和标准的确定 | 第33-35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36-116页 |
| ·海水营养盐测定中水样的保存方法 | 第36-38页 |
| ·水化学要素的时空分布 | 第38-98页 |
| ·水温和盐度的时空分布 | 第38-45页 |
| ·溶解氧的时空分布 | 第45-49页 |
| ·氮的时空分布 | 第49-74页 |
| ·磷的时空分布 | 第74-89页 |
| ·活性硅酸盐的时空分布 | 第89-93页 |
| ·溶解铁的时空分布 | 第93-98页 |
| ·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 | 第98-102页 |
| ·化学耗氧量的时空分布 | 第102-104页 |
| ·悬浮物的时空分布 | 第104-105页 |
| ·氮磷硅之间比值的时空分布 | 第105-107页 |
| ·营养盐限制因子的分析 | 第107-109页 |
| ·各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109-113页 |
| ·各水化要素与盐度的相关关系 | 第109-111页 |
| ·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11页 |
| ·各形态磷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11页 |
| ·DIP、NH_4-N与DO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11-113页 |
| ·COD和Chl a与TSM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13页 |
| ·DOP与Chl a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13页 |
| ·柘林湾富营养化评价 | 第113-116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116-129页 |
| ·海水营养盐测定中样品的保存技术 | 第116页 |
| ·柘林湾无机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第116-117页 |
| ·柘林湾无机营养盐的周年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 第117-119页 |
| ·柘林湾DON和DOP的时空分布 | 第119-120页 |
| ·柘林湾溶解铁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0-121页 |
| ·柘林湾悬浮物质的分布变化 | 第121-123页 |
| ·柘林湾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因子 | 第123-124页 |
| ·关于柘林湾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初步探讨 | 第124-125页 |
| ·柘林湾富营养化的评价 | 第125-129页 |
| 结语 | 第129-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45页 |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145-146页 |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