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苏仁诺尔油田复杂岩性储层油水层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2页
 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第一章 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地质概况第12-22页
   ·构造特征第12-13页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特征第13-16页
   ·储层特征第16-20页
     ·岩性特征第16-17页
     ·物性特征第17-19页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19-20页
   ·油藏类型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苏仁诺尔油田“四性”关系研究第22-30页
   ·岩性和物性之间的关系第22-23页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第23-26页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第26-28页
   ·电性与含油性关系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苏仁诺尔油田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第30-41页
   ·储层的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第30-31页
   ·逐步判别分析原理第31-35页
     ·贝叶斯判别原理第31-32页
     ·逐步判别因子的选择第32-33页
     ·逐步判别的计算步骤第33-35页
   ·逐步判别分析的应用第35-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苏仁诺尔区块储层参数解释方法第41-50页
   ·泥质含量的计算第41页
   ·有效孔隙度解释方法第41-44页
     ·含油饱和度第44-48页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第44-45页
     ·应用压汞资料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第45-48页
   ·渗透率求取方法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苏仁诺尔油田油水层识别方法研究第50-60页
   ·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0-51页
     ·油、水和同层典型测井响应第50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50-51页
   ·交会图识别油水层第51-55页
     ·对研究区块提出交会图法识别的依据第54页
     ·利用交会图技术识别研究区油水层第54-55页
   ·利用向量机 LIBSVM 程序识别油水层第55-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应用效果评价第60-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详细摘要第72-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家围子深部构造特征与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
下一篇:方正断陷柞树岗地区新安村+乌云组目标解释及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