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 第1-17页 |
| ·微卫星标记在山羊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8-16页 |
| ·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8-9页 |
| ·山羊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微卫星标记 | 第10-15页 |
| ·微卫星的结构与特性 | 第10-12页 |
| ·微卫星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 ·运用微卫星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第15-16页 |
| ·运用微卫星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原理 | 第15页 |
| ·运用微卫星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2 中国4个品种6个群体山羊微卫星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7-53页 |
| ·前言 | 第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页 |
| ·PCR扩增 | 第20-21页 |
| ·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 | 第21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银染 | 第21-22页 |
| ·微卫星基因型的判定 | 第22页 |
| ·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48页 |
| ·山羊基因组的提取结果 | 第24页 |
| ·微卫星DNA的扩增和银染 | 第24-27页 |
| ·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 | 第27-29页 |
| ·特有等位基因频率 | 第29-31页 |
| ·6个群体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柱形图 | 第31-45页 |
| ·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45-46页 |
| ·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第46-48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48-53页 |
| ·讨论 | 第48-52页 |
| ·关于样本含量 | 第48页 |
| ·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 | 第48-49页 |
| ·微卫星的保守性 | 第49页 |
| ·微卫星数目的选择 | 第49-50页 |
| ·微卫星在遗传变异分析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 ·关于遗传距离的估计 | 第51页 |
| ·关于品种保护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3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附录 | 第60-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